研究:用天然材料做海岸防护装置 应对海平面上升

南洋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楚剑教授领导的团队,预计花四年来研究以天然材料制成海岸防护装置。(白艳琳摄)
南洋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楚剑教授领导的团队,预计花四年来研究以天然材料制成海岸防护装置。(白艳琳摄)

字体大小:

把沙子装入麻布袋制成管状装置,用来减缓海浪冲力。几年后,麻布虽因海水长时间冲刷而分解,但经过特殊处理的沙子早已定型,仍能留在原地,保护海岸不被高涨的海平面侵蚀。

利用天然材料制作海岸防护装置,是海岸防护与防洪研究所(简称防洪研究所)即将展开的其中一项新研究,项目由南洋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楚剑教授领导。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星期四(6月20日)为首届海岸和洪水防御领导人峰会(Coastal and Flood Resilience Leaders Summit)致辞时,宣布我国准备接下来投入的各项海岸防护研究。

这涵盖两方面,即防洪研究所近期内开展的八个新研究,以及公用事业局上个月推出的征求提案活动。项目经费都将来自政府去年通过海岸保护与洪水管理研究计划拨出的1亿2500万元。 

傅海燕说:“决策者须全面地考虑各种与水相关的问题,如怎么保障和分配水资源、确保水的安全和保护水源,以及防洪和海岸防护等。”

公用局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成立的防洪研究所,去年推出首批九个研究项目,如今第二批新增八个项目,着重于以创新方式和先进技术来打造海岸防护基础设施。

麻布取代塑料 减少环境污染

其中,由楚剑教授负责的项目,在麻布袋中装入沙子,再加入“生态水泥”为沙子初步定型。生态水泥由钙、从黄豆提取的酶(enzyme)以及尿素制成,可作为粘合剂。

把这个装置放到海岸边,海水中的钙和镁可进一步为沙子加固,这样一来即使麻袋分解后,里头的沙子仍能维持原状,继续起着保护海岸的作用。因为使用的是天然材料,所以植物也能够在上方生长,与环境融合。

此外,在岸边放置屏障,可以留住海浪冲上岸的沙粒等沉积物,通过土壤堆积进而增加土地高度,避免土地被海水淹没。

楚剑受访时说:“目前类似的海岸防护装置多以塑料制成,分解后会造成微塑料污染的问题,麻布则不会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这项研究预计耗时四年,前一年半左右用来制作原型,之后再着手实地试验。”

获取可持续材料是关键

至于公用局的征求提案活动,当局希望寻求可用来筑造海岸防护设施的可持续材料,及能够远程监测防护设施状况的研究提案等。

以可持续材料来说,我国拥有超过300公里海岸线,要建造大量防护设施,材料是关键。材料须耐用,适合沿海环境使用;承重力高但重量轻,方便改装;还要能以可持续的方式采购或生产。

我国约三成土地比平均海平面高出不到五米,容易受海平面上升、风暴潮和涨潮影响。政府因此在四年前左右,开始加速对海岸防护的研究。

在私人领域方面,新加坡水协会星期四把海岸防护列为新的重点关注领域,协会未来会致力于促成企业间的合作,支持我国建造防护设施,同时协助本地业者拓展国际联系网,促进知识共享。

水协会也与防洪研究所,及由业界和学者等组成的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Forum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签署谅解备忘录。三家机构会通过课程和交流活动等,加强各界利益相关者间的合作。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