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柔长堤 百年之情”特展开幕 从照片和口述历史中回顾往昔

“新柔长堤 百年之情”巡回展的首站在兀兰民事中心。访客可在特制的入境卡回答问题,索取盖章。 图为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左)和柔佛州务大臣翁哈菲兹(右二)到场参观了解展览特点。在场的包括国家文物局局长章慧霓(右一)。(陈渊庄摄)
“新柔长堤 百年之情”巡回展的首站在兀兰民事中心。访客可在特制的入境卡回答问题,索取盖章。 图为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左)和柔佛州务大臣翁哈菲兹(右二)到场参观了解展览特点。在场的包括国家文物局局长章慧霓(右一)。(陈渊庄摄)

字体大小:

为庆祝新柔长堤启用100周年,公众接下来可通过展览和网站,从照片和口述历史等资源认识这个重要纽带的历史,以及维系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两地人的事与情。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和柔佛州务大臣翁哈菲兹,星期五(6月28日)在兀兰民事中心为“新柔长堤 百年之情”展览主持开幕。

唐振辉致辞时说,新柔长堤不仅仅是世界其中一条繁忙的陆路通道,也是新马建筑历史重要的一部分,更代表着新马两国人民之间的亲情和友谊。不论是每天越堤工作和上学,或是在佳节期间越堤与亲友团聚的人们,长堤多年来见证两国人之间的互动往来。他分享说,母亲出生于霹雳州,他小时候总是期待上长堤,因为这意味着假期的到来。

他指出,长堤见证了两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如今发展为新柔两地的商贸要道。这也为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的未来合作项目奠下稳固基础。

1924年6月28日,新柔长堤由时任海峡殖民地总督基里玛(Laurence Guillemard)和柔佛苏丹主持开幕仪式。这张开幕照片与其他反映长堤历史的画面将在展览呈现,由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机构提供资料。

唐振辉:望新柔长堤继续传承新马友谊

明年将是新马建交60周年,唐振辉感谢到场为展览主持开幕的翁哈菲兹。他说:“希望长堤继续体现两国双边关系的友谊和协作精神,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下一代提供共享机遇,共建共同回忆,进一步传承我们的深远关系。”

翁哈菲兹致辞时说,新柔长堤促进柔佛新山和新加坡两地的联系,成了人们往来学习、就业和探寻新机会的要道。但这份特殊的关系不能被视为理所当然,需要两方的努力,也得感谢上一代领导人所建立的基础。他也感谢新马两地领导人的支持,改进柔佛与新加坡的连通性,以及发展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

“新柔长堤 百年之情”展览在兀兰民事中心举行至7月27日,之后将陆续走进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和城市广场。当局也计划把展览带到公共图书馆和学府等场所。

为了让观展体验更具互动性,公众可在特制的入境卡回答问题,索取盖章。此外,国家图书馆管理局也特别设立一个网站(https://go.gov.sg/causewaycentenary),让公众浏览与长堤相关的档案记录、照片和口述历史访问等。当局也会举办相关讲座。

除了历史片段,展览也配上相关人物的语录,分享他们对长堤的回忆。

其中一人是20岁的大学生曾苡萱,她七岁那年开始每天越堤来新加坡上学,直到在基督堂中学完成中学教育。她受访时说,当时每天凌晨4时左右就得起身准备搭校车。当学校有课外活动时,她就得迟归,有时到家已经是晚上8时。

她说:“虽然来回两地上学会觉得比较累,但我自小就习惯了这种生活。我就尽量利用时间复习,在巴士上休息。”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