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局势

大陆官媒:对台独立法塑造“境外不是法外”态势 台学者:北京以法律战实现心理战

字体大小:

(北京综合讯)北京发布惩治台独法律文件后,中国大陆官媒称此举“正当其时、大快人心”,并指“缺席审判”塑造出“境外不是法外”的高压态势。

台湾学者分析,北京意在通过法律战达到舆论战和心理战的效果,短期必然会冲击两岸交流氛围。

中国大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星期五(6月21日)共同发布《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简称《意见》),规定相关罪行最高可判死刑、还可以“缺席审判”,终身追责。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时评”栏目星期六(6月22日)发文称,“在当前台海形势复杂严峻、赖清德当局谋独挑衅的背景下”,意见的发布施行“正当其时,大快人心”。

文章称,《意见》进一步充实反“台独”、反干涉法律工具箱,对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和煽动分裂国家两种犯罪作出具体规定,为司法办案提供明确指引。

文章指出,《意见》对“法理台独”“倚外谋独”“以武谋独”等分裂国家犯罪予以严惩,也对在教育、文化等领域推行“渐进台独”等行径依法惩治;《意见》在时间、空间上全面覆盖,依法终身追责,适用缺席审判程序,塑造“境外不是法外”的高压态势。

台学者:看大陆还有无“软的一手”

这份文件的出台在两岸引发震动。综合《自由时报》《联合报》等报道,台湾在野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星期六说,中国大陆对台湾没有司法管辖权,但最近看到两岸敌意不断螺旋上升,是“最不幸的发展方向”。

台湾淡江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张五岳分析,北京此举首先是想要对内有所交代,通过依法反独表明北京对反独或两岸关系有主导、主动权,对外则宣示“两岸同属一中”,大陆能依据“国内法”解释台独、审判台独。

他说,最重要的是可以达到威慑台湾的目的,“等同是透过法律战,来达到舆论战和心理战的效果”。

张五岳认为,北京对台“硬的手段”都已出手,包括此前的外交孤立封杀 、文攻武吓、贸易胁迫,最后则是法律惩独。

他研判,两岸互动交流短时间会受影响,但大陆对台主轴还是“融合发展”,中长期就看大陆还有无其他“软的一手”,能否堆迭更多善意。

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则认为,大陆方面采取法律手段,而非军事手段,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两岸还有和平处理的空间。他呼吁台湾总统赖清德改变“新两国论”台独路线, 回归宪法“一中原则”,重建两岸互信。

与此同时,解放军军机舰继续在台海活动。据台湾国防部星期六通报,24小时内侦获41架次大陆军机和七艘次军舰在台海周边活动,部分军机距离台湾本岛最南端的鹅銮鼻仅31海里(约57公里)。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