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广泛关注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刚刚结束。人们关注三中全会,是因为在过去50年中,有几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领导人面临百废待兴的局面,达成经济“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共识,为市场化改革开了绿灯。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又进一步说服领导层中的怀疑者,使自下而上的市场化改革在1984年后得以全面展开。
然而,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是计划经济的观念,在当年仍然是主流,市场到底“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在经历三年的停滞之后,借邓小平南巡的东风,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终于确立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随后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从此成为自上而下、各领域配套的全面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