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站:是时候终止禁方言政策

字体大小:

1970年代末,为了让华人更加有凝聚力,政府展开讲华语运动,并禁止方言在主流媒体上的使用。

属于80后的我,成长过程中,在家里都说福建话,直到上学才说华语和英语。我并没有因此而掌握不好华语和英语,华文一科甚至是我所有成绩中最能引以为豪的。

我认为,除了家中环境的因素,方言对我学华语有一定的帮助。例如,方言与华人文化的关系更能够引起我的学习兴趣,且方言的发音和华语的发音有些相近,这都有助于华语的学习。

近期观看了一个专题节目——“孩说方言”,主要是关于小朋友在家中说着流失中的方言。从小朋友的访谈中,相较于我所接触过的其他同龄孩子,不难听出受访者都能够以流利的华语回答。这或多或少与他们在家中说方言有些关联。

禁止方言政策或许能让华文学习多了几分活力,也能够为部分文艺产业带来相应的利益。比如,以广东话为对白的电影都必须有华语配音才能上映(电影节的电影例外)。国人偶尔会越过长堤,到柔佛去观赏原汁原味的香港电影,导致这里的票房流失。

记得有一次,某部电影获得放映原音(广东话)版本的机会,因为场次有限,票在短时间内就被抢购一空,当时还引起没买到票的观众埋怨。每年的新加坡华语电影节也都上映原音版的电影,上座率往往接近百分之百。这反映了观众对于方言影片的渴望。更何况,戏院是商业场所,并非面对大众的免费主流媒体,完全没有必要禁映方言影片。

近年来,每当政府部门须要向乐龄人士传达政策信息时,就会制作方言节目或广告来达到更好的效果。可是,难道方言在今天就只能作为传达信息给乐龄人士的工具吗?过去,《联合早报》也曾制作大学生抢救方言的专题报道。冠病期间也有网红制作方言视频放上抖音,吸引了许多追随者。

当我看见年轻一代积极地在“拯救”方言,另一边厢却因为政策的关系,方言依然被禁,难免会觉得我们是否自相矛盾。

禁止方言至今已40多年,华人凝聚了,但学习华文的兴趣却滑落。如果说,方言对于学习华文能够起推动作用,对于文艺产业也利多于弊,禁止方言的政策是否已不合时宜?是时候大刀阔斧,终止这个过时的政策。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