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情绪低落缺新盘推动 9月私宅销量环比跌44.9%

由于9月有更多较高价的高档私宅单位售出,六成新私宅交易介于200万元至不超过500万元。其中最高额交易是Dalvey Haus的一个2164平方英尺单位,以700万元卖给一名外国人。(取自Dalvey Haus网站)
由于9月有更多较高价的高档私宅单位售出,六成新私宅交易介于200万元至不超过500万元。其中最高额交易是Dalvey Haus的一个2164平方英尺单位,以700万元卖给一名外国人。(取自Dalvey Haus网站)

字体大小:

房地产市场情绪减弱和缺乏新项目推出,导致9月的新私宅销量环比下跌44.9%,只有217个单位卖出,为今年迄今最低纪录。

市区重建局星期一(10月16日)发布的最新预估数据显示,不包括执行共管公寓(EC)在内,发展商在9月共卖出217个单位,销量比去年同期减少78%。

9月共有68个新私宅单位推出,它们都是位于代表高档私宅的核心中央区(CCR)以及代表大众化私宅的中央区以外(OCR),分别有25和43个单位。至于代表中档私宅的其他中央区(RCR),则没有新单位推出。

大亨房地产网站(MOGUL.sg)首席研究官麦俊荣说,9月推出的新私宅单位数量是今年以来第二低,仅高于6月的31个单位。“不过,6月推出的新私宅单位虽是最少,当月仍售出278个单位,比9月售出的217个单位还多。这说明9月份的市场情绪较四个月前疲软。”

莱坊(Knight Frank)研究部主管郑卫铭指出,今年4月的降温措施让市场冷却下来,导致买家情绪也跟着转淡。“虽然9月私宅销量下跌可能是因为缺乏新项目推出,但买家仍持着谨慎观望态度,权衡额外买方印花税(ABSD)调高、借贷成本增加、以及通货膨胀和经济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甚至考虑位于优越地点的预购组屋选项。”

市建局数据显示,9月售出最多单位的是核心中央区,共售出76个单位;其他中央区和中央区以外分别售出71个和70个单位。

麦俊荣说,核心中央区在9月卖出了最多私宅单位,部分原因可能是一些高档私宅价格打折,吸引了不少买家。此外,外国买家购买单位比率也略有提高,从8月的2.6%升至6%。

合登集团(Huttons)高级数据分析总监李思德指出,外国人购买的私宅单位数量从8月的10个单位,稍微增至9月的13个。他认为,虽然外国人保持对新加坡楼市的信心,但不太可能回到降温措施前的水平。

他也说,由于9月有更多较高价的高档私宅单位售出,六成新私宅交易介于200万元至不超过500万元。其中最高额交易是Dalvey Haus的一个2164平方英尺单位,以700万元卖给一名外国人。 

整体私宅需求因降温措施趋软

橙易产业(OrangeTee & Tie)研究与咨询部副总裁孙燕清指出,本地买家在9月共买了170个新私宅单位,比8月减少了42.6%。

她说:“整体私宅需求因降温措施而趋软了,一些买家可能转向转售市场,因为新项目价格和转售价的差距仍然显著。”

ERA主要执行官林东荣说,第四季会有好几个可能推出的新项目位于较受欢迎地点,买家或许等待更多新项目开售后才做出选择。这些新项目包括裕廊东的J’den、伦多中路的Hillock Green和武吉知马的华登嘉苑(Watten House)等。

展望全年私宅销量,孙燕清预计,今年不包括EC的新私宅销量将介于6300至6800个单位,全年价格升幅则介于1%至3%。

李思德则认为,在高通胀和坚韧需求带动下,全年私宅销量将达6500至7500个,价格升幅可达5%。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