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AI首席执行官寿栋:创业这支舞 要跳到99岁

字体大小:

从三个合伙人到4000万用户,从一个点子到一家估值20亿美元的金融科技公司,领创集团(Advance Intelligence Group)仅用了不到八年时间。尤其是五年融资7亿美元,这个一度被认为是整个东南亚发展速度最快的科技独角兽,是如何诞生的,又如何成长?

6月18日,领创集团联合创办人、ADVANCE.AI首席执行官寿栋做客《联合早报》“早起步”炉边对话会,与听众分享创业历程、经验以及当下正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浪潮。

ADVANCE.AI(领创集团子公司)的诞生,始于“发现一个问题”。2016年,寿栋和合伙人在雅加达出差的过程中,一个当地司机在拿到他们支付的三天行程的油钱后消失,后来他们才知道,司机要给家人看病,但没有别的渠道获得资金,只能选择跑路。

他发现,印度尼西亚有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在金融机构没有信用记录,因此无法从正规渠道拿到贷款,而他们又恰恰是非常需要贷款的一批人。

“在一个时间节点上,你找到了那个问题,而且你认为可以解决得比别人更好,那你就有了商业发展起来的契机。”

后来,寿栋和合伙人在新加坡租下了一间小办公室,创办ADVANCE.AI。他们利用数据和AI等技术,解决东南亚新兴市场的身份认证以及信用挑战,为之前无法获得金融服务的人提供金融服务。

听美团王兴一席演讲 心中播下创业种子 

同时,他们又将自己的技术作为产品,提供给其他金融机构和企业,形成了对企业和对消费者的两大商业模式。

事实上,寿栋的创业起点可以追溯到更早。他说,自己出生于中国浙江,在浙商文化的浸染下,基因里似乎已经刻着“创业”两个字。大学时的一个契机,让他真正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当时,王兴(现为美团创办人兼总裁)创办的校内网风靡一时,被看作“中国版的Facebook”,他在清华大学的一次创业分享会,让寿栋深受鼓舞。“我好像后来也基本是跟随王兴的脚步,美国留学,然后回中国创业。”

2015年初的一个晚上,在美国科技业做了四年工程师的寿栋,迈出了人生重要一步,买了一张机票回国。他的语气中仍带有当时的冲动。“那时中国提出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口号,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决定回国。还没有想好要做什么,但就是觉得我要创业。”

紧接着,寿栋开始了创业的第一个阶段——“跟着别人创业”,以技术合伙人的角色加入一家已经完成A轮融资的起步公司,做了一年半。
2016年中,寿栋感到,是时候真的创办一家自己的公司了。于是他找到两个合伙人开始一段全新旅程,直至今天。

寿栋:成功关键在于发挥比较优势

为什么选金融科技,又为什么选东南亚,是寿栋常被问到的问题。他认为,发挥比较优势,是创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ADVANCE.AI也是以这个思路,来确定行业和市场的。

在印尼发现有大量未被满足的金融服务需求后,寿栋和合伙人想到,中国已经有很多做普惠金融的平台公司,而东南亚却几乎是一片空白,是否可以把这个模式从中国搬到东南亚新兴市场?

“我们合伙人都有海外留学背景,不怕陌生的环境,懂技术,也有金融方面的经验,有融资能力,那我们就应该选一个最具有比较优势的市场,所以是东南亚——离中国近,又是海外市场。”

确定了东南亚作为主要市场后,寿栋和合伙人将公司总部放在新加坡。他说,和新加坡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双向奔赴”。公司需要一个能够吸引人才、搭建团队,也能吸引顶级风险投资的地方,同时新加坡也非常欢迎科技起步公司扎根于此,在税收、人才方面给予很多优惠条件。

当前,ADVANCE.AI以新加坡为总部,围绕全球新兴市场的金融科技浪潮提供服务。寿栋说,过去七八年公司抓住了东南亚的机会,而下一个机会可能在拉丁美洲,可能在非洲。提前布局,准备好浪潮的到来,是公司业务版图扩张的逻辑。

对于创业者如何选定方向,他认为,创业最初不一定要有宏大的体系和概念,也不一定需要咨询公司从上到下做市场分析。“很多机会存在于生活中,看你有没有一双眼睛去发现它,看到其中有什么是可以被解决的问题。不用想这个问题有多大,只要它是一个真问题,而你可以解决,你就能带来商业价值。”

他一再强调发现问题的重要性。他认为,它就像一个支撑点,让创业的飞轮能转起来。“选择问题的时候,要看它有没有飞轮效应的可能性。”

10年创业路,寿栋尝过苦涩,也收获颇丰。他总结,创业者必备的素养,一是勇气,二是坚韧。勇气正如他心潮澎湃买下回国创业的一张机票,“很多人徘徊了一辈子也踏不出去这一步,那自然不会有下一步发生。”

坚韧,则是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品质。他说,创业之艰难正如马斯克(Elon Musk)描述的那样——“嚼着玻璃凝视深渊”。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因此创业者必须能对抗各种不确定性,扛过挑战,能在至暗时刻有反弹的决心和能力。

別人都去挖金时 你就得把铲子准备好

AI刻在公司名字里,也是寿栋的志趣所在。过去七年,公司在AI领域持续投入,做出了人脸识别、OCR证件识别等产品。如今,身处生成式AI的浪潮中,寿栋表示,公司正紧跟趋势,探索这个方向的可能性。

他说,新加坡作为一个金融中心,有大量金融机构以及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家办等类金融机构,是试验AI在金融场景下应用的一个绝佳市场。

“別人去挖金的时候,你把铲子准备好。”这是寿栋和合伙人作为科技服务公司老板的信条。寿栋说,在新的AI趋势下,卖铲子的场景越来越多,就看如何抓住。

尽管已经做了多年管理者,寿栋对当前的AI变革怀着一腔科研人员式的热爱。他笑说,如果不做这个创业分享,自己应该在家里读论文。他迫切地想要理解当前AI背后的底层逻辑,理解本质,理解数学,因为公司必须在技术层面不断迭代。

“要理解技术演进的方向,以及大模型能力的边界,我觉得这是一个本质问题。你的公司要找到自己真正能做、且别人做不了的事情,而这个判断是基于你对技术底层的理解。”

公司迭代的同时,寿栋说,作为创业者的自己,过去10年也不断在迭代和蜕变。“一方面是创业需要,如果你不变,你的公司就死了。你是公司的天花板,所以要逼着自己不断地往上拔。另一方面来源于自身需要,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应该是方方面面都要会,要有可塑性,不断学习。”

他说,自己过着一种严格自律的生活,规律作息、饮食、健身,没有太多娱乐和无谓的社交,以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处理工作的挑战。在他看来,10年如一日保持纪律很难,但对创业者来说是必须做的准备。

寿栋把创业看作舞台,这个舞台提供了一个高压的环境,也因此加快了他成长的速度,使他最终受益,他享受这个舞台。

他崇敬查理·芒格(Charles Thomas Munger),希望像他一样,为事业奋斗到99岁。目前,公司已经到了随时准备上市的阶段,只等待资本市场环境的合适时机。“如果你问我,下一个阶段如果这家公司上市了我会做什么,我的答案可能是创业做另外一家公司,一直做下去。因为,这是一个可以让我保持很好状态的一个舞台。”

“早起步”(Springboard)是《联合早报》青年受众策略之一,目标受众是大专生、新毕业生和初入职场者。活动每隔两个月至三个月举办,旨在为年轻受众举办一系列小型炉边对话会,近距离接触杰出创业者,听取他们对职业、创业、人生、第一桶金等相关经历的第一手见解。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