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洁梅:‘不便受访’

字体大小:

“很敏感”“不便受访”“可以不登我的名字吗?”

有时,记者在跟进新闻想向相关者了解情况、收集反馈时,会得到这样的答复,特别是针对一些具争议性的课题。


不愿受访不愿具名

在理想的情况下,媒体在引述他人意见时应让对方具名受访,以使报道更有公信力,但在一些情况下,要贯彻这原则却碰到不小的挑战。

例如,一些宣布或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热烈讨论,但记者当下跟进新闻时,要找到愿意受访、公开自己想法的局内人或相关业界人士,却相当困难。这可能出于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或一种顾虑事后可能被追究,以致自我设限的心理,因此他们宁可谨慎一些,不愿受访,或者不愿具名。

一般上,遇到具争议性的新闻,不论是针对公共或私人机构,要找肯具名受访的人都是比较困难的。当然,每个机构,不论是公共或私人机构,对职员的行为都有一套准则,当中可包括对外发言的程序,这是能理解的。某种程度上,“把关”职员的言论在维持一个机构的形象与立场上,有它的道理。


媒体有媒体的责任

虽说各机构有它们的发言程序,但媒体工作者也有须做的工作,包括为公众确认信息、厘清事实、反映民声、听取各方说法平衡报道等。不论新闻性质,我想我们都希望相关者或机构代表,能理解大家都在各尽其职。

因此,特别欣赏一些机构,在处理具争议性或负面事件,甚至是危机时,也能够展现一贯的专业态度。他们会尽力回应媒体询问,通过媒体及时解答公众的疑问或担忧;即便无法办到,也会耐心解释当中的原因与局限。

相反的,有一些机构则在邀请媒体采访活动时态度友善,希望有好的宣传,但一旦碰上较负面事件时,态度就不一样了,甚至难以联系上。幸好,它们属于较少数。

媒体不能只报喜,而不报忧。面对较负面的事件,如何回应不也能反映一个机构的专业与能力吗?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