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外国银行为缅甸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行动帮凶

自政变以来,缅甸多达5000个平民遇害,至少300万人流离失所。6月26日的照片显示,在孟加拉国科克斯巴扎尔的库图帕隆难民营(Kutupalang)栖身的缅甸罗兴亚人。(路透社)
自政变以来,缅甸多达5000个平民遇害,至少300万人流离失所。6月26日的照片显示,在孟加拉国科克斯巴扎尔的库图帕隆难民营(Kutupalang)栖身的缅甸罗兴亚人。(路透社)

字体大小:

联合国缅甸人权状况特别报告员汤姆·安德鲁斯发布的报告指出,外国银行正在为缅甸军政府获取武器和相关物资提供便利,而这些武器和物资正维系着军政府对缅甸人民实施暴力和暴行的行动。

这份名为《致命贸易:银行和政府如何支持缅甸军政府》的报告指出,在过去两年中,有七个国家的16家银行从事了与军政府军事采购有关的交易,另有25家银行为军政府控制的缅甸国有银行提供代理银行服务。

安德鲁斯(Tom Andrews)在星期三(6月26日)发布的这份报告中说,军政府通过这些愿意与缅甸军政府控制的国有银行做生意的金融机构,轻易地获取所需的金融服务,从而实施系统性侵犯人权的行为,包括对平民的空袭。

安德鲁斯说:“为包括缅甸国有银行在内的交易提供便利的国际银行极有可能为缅甸军队针对平民的军事袭击提供助力。我敦促它们停止这一做法。银行有基本义务,不应为犯罪行为提供便利,包括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

联合国新闻中心引述他说,好消息是军政府日益孤立。截至2023年3月,缅甸军方通过正规银行系统每年采购的武器和军用物资减少了三分之一,从3.77亿美元(5.10亿新元)降至2.53亿美元(3.42亿新元)。

而坏消息是,军政府正在通过利用制裁制度的漏洞,改换金融机构,并利用会员国未能充分协调和执行措施的机会来规避制裁和其他措施。

报告还审视了两个亚细安国家在缅甸军政府获取武器和军事物资过程中角色发生的显著变化。去年特别报告指出新加坡是缅甸第三大武器来源国后,新加坡政府对涉及贸易的新加坡实体进行了调查。截至2024年3月,从新加坡注册公司流向缅甸的武器和物资较前一年减少了近90%。

通过泰国进行的军事采购情况却出现了相反的趋势。截至2024年3月,军政府从泰国注册供应商手中进口了近1.3亿美元的武器和军事物资,是前一年的两倍多。泰国银行在这一金融机构改换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安德鲁斯指出,新加坡的例子表明,只要政府有足够的政治意愿,就能在阻止缅甸进行致命交易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泰国有机会效仿这一强有力的榜样,采取行动,严重削弱军政府继续升级对平民目标的攻击能力。他敦促泰国采取行动。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