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研究员开发新方法 测量土壤中微塑料污染含量

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最长河流芝塔龙河(Citarum River)曾被世界银行评为“世上最脏河流”,尽管印尼政府多年前定下净化芝塔龙河的目标,要使河水在2025年达到饮用标准,但效果甚微,河中依然垃圾成堆。(法新社)
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最长河流芝塔龙河(Citarum River)曾被世界银行评为“世上最脏河流”,尽管印尼政府多年前定下净化芝塔龙河的目标,要使河水在2025年达到饮用标准,但效果甚微,河中依然垃圾成堆。(法新社)

字体大小:

受人类活动影响,纳米和微米级微塑料(N/MP)污染广泛存在于土壤、海洋、空气中甚至人体内,其危害日渐严重。日本研究人员近期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利用光谱法在两种波长下测量不同土壤类型中的N/MP含量。

新华社报道,环境中很大一部分纳米和微米级微塑料(N/MP)存在于土壤中,了解土壤中N/MP的分布和迁移对于应对其威胁至关重要。目前要测量土壤中N/MP的含量,需要先将土壤中的N/MP与有机物等分离开来,再利用拉曼光谱等方法检测。但现有方法对技术要求较高且分辨率有限,此外在分离土壤过程中常会丢失一部分N/MP,导致测量不准。

日本早稻田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可测量土壤中N/MP含量的光谱法,无需将土壤中的有机物分离出去。其原理是使特定波长的光穿过样本,利用N/MP和土壤颗粒吸收光谱差异来量化N/MP。因此找到合适的波长来区分N/MP和土壤颗粒十分关键。

今年1月,一项发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新研究称,每公升瓶装水中含有11万到37万个颗粒,其中90%是纳米塑料,其余是微塑料。图为西非国家阿比让(Abidjan)让阿特库贝镇居民往布满垃圾的街道倒水。(法新社)

研究人员将六种在粒径分布、有机物含量等方面呈不同特性的干土壤样本制成悬浮液,并与聚苯乙烯(一种常见微塑料成分)纳米颗粒混合,形成六种不同的模拟含N/MP污染物的土壤悬浮液。N/MP含量均保持在每升五毫克。然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这些土壤悬浮液在200纳米至500纳米波长范围的吸收光谱,并据此确定干土壤中N/MP的含量。随后找出测量N/MP的两种波长的最佳组合。

研究显示,使用220纳米至260纳米和280纳米至340纳米波长组合时,六个样本的误差最低,因此适合测量不同土壤类型中的N/MP含量。研究人员还创建了土壤悬浮液中N/MP含量与添加到干土壤样本中的N/MP含量之间的校准曲线,从而能准确估算干土壤中N/MP的含量。

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生态毒理学与环境安全》杂志上。研究人员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作土壤中N/MP含量的初步评估工具,以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N/MP在土壤中的分布和迁移。

纳米塑料具有一定毒性,能造成生殖异常和胃病等。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团队去年9月一项研究发现,除了海洋存在塑料污染物外,云层中也存在微塑料,它们可能以人类尚未完全了解的方式影响气候。(法新社)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