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感觉被社会孤立年长者与家人同住

研究显示,年长者可能因健康状况较差和教育程度低等原因,无法维 系与他人的关系。(档案照片)
研究显示,年长者可能因健康状况较差和教育程度低等原因,无法维 系与他人的关系。(档案照片)

字体大小:

(早报讯)感受到被社会孤立(social isolation)的本地年长者中,绝大多数和家人同住。一项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显示,虽然独居老人与社会脱节的概率较高,但所有感觉被社会孤立的年长人士之中,接近八成(78.8%)和伴侣或孩子一起住。这些年长者中,有26%没有感受到来自伴侣或孩子的精神支持。

这项研究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璐龄医学院许恩佩教授,以及文学暨社会科学院副教授冯秋石领导。许恩佩教授在今天(8月26日)的媒体会上说:“社会支持包括了情绪上和心理上的的互动,很多本地年长者和孩子以及伴侣一起住,即便满足了基本需求,如果缺乏可以说话和倾诉的对象,可能会让人感受不到社会的支持。”

逾160名受访年长者认为,身边没有任何人可以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这包括家人、亲戚和邻居。

这项研究的数据源于《新加坡华人健康调查》第三次的跟进调查,于2014年至2016年间进行。有1万6943人参与研究,年龄介于61岁和96岁之间。其中,约六成为女性。

研究将社会脱节定义为一个人没有社交,也缺乏情感和实体方面的互动,包括在遇到困难时是否有人可倾听诉求,以及一星期内是否有与家人以外的群体接触超过一小时。

结果显示,年长者不论是否与他人同住,都会因低教育程度、认知功能障碍、自评健康状态较差、抑郁,以及日常生活受到某种限制等个别因素,导致他们无法维系与他人的关系,或进行有质量的互动。

冯秋石副教授说,人口老龄化和家庭规模缩小等趋势,导致社会孤立的挑战日趋显著,尤其是独居的年长男性,以及那些与家人同住但健康不佳的年长者。“除了政策制定者和社工,我们也应该鼓励年轻民众多加关注年长父母的需求,这不仅限于提供经济援助。”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