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副总设计师:月球背面采样有望为完整了解月球历史提供机会

字体大小:

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介绍,嫦娥六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样品采集,有望为研究月球的二分性,完整了解月球的历史提供机会。

中国国新办星期四(6月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有关情况。李春来在会上介绍,嫦娥六号选择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进行着陆,主要是基于科学技术的综合考虑。

李春来说,技术方面,在月球背面无法直接跟地球通信,在月球背面采样和着陆就必须克服这个障碍,必须要发射中继星才能在月球背面进行采样和着陆。这对深空通信技术是一个重要的验证和提升。

另外一方面技术上要克服的是,月球背面的地形和地貌要比正面复杂得多。“所以在这样的地方成功着陆、采集样品要克服很多困难。但也有助于提升月球探测任务的技术水平,为未来在复杂的探测任务条件下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李春来指出,在科学研究方面,南极-艾特肯盆地是现在发现的月球上最大、最深、最古老的盆地,研究这里的地质构成、物质组成、演化历史,有助于了解月球甚至地球早期的地质演化历史。迄今为止,人类采集的10多份月球样品,包括嫦娥五号样品,都是在月球正面采到的,嫦娥六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样品采集,有望为研究月球的二分性,完整了解月球的历史提供机会。

李春来说,“南极-艾特肯盆地采集的样品还有可能采集到月球深部甚至月幔的样品,将为研究月球内部物质成分提供宝贵数据。因此,选择在背面着陆采样,能够实现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也推动月球探测技术的进步,体现出嫦娥六号任务的多重意义。”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