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驻新加坡最高专员官邸伊甸堂 历来第二次开放参观

伊甸堂内的宴客厅摆放着设有24个座位的宴客长桌,配有精致锃亮的全套餐具,过往的座上宾包括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等。(唐家鸿摄)
伊甸堂内的宴客厅摆放着设有24个座位的宴客长桌,配有精致锃亮的全套餐具,过往的座上宾包括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等。(唐家鸿摄)

字体大小:

英国驻新加坡最高专员官邸伊甸堂向公众开放一天,访客可以走进这座拥有120年历史、具有浓厚英国皇家设计风格的建筑。除了欣赏象征新英友好关系的艺术藏品,也可一探国家领导人会面用餐时的菜单。

配合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的诞辰庆祝会,英国驻新加坡最高专员官邸伊甸堂(Eden Hall)星期六(6月22日)迎来史上第二次开放日,报名公众可入内一睹见证过多次新英政治领袖会面及用餐的场所。

自1965年新加坡独立并与英国正式建交以来,位于那森路(Nassim Road)28号的伊甸堂一直是历任英国驻新加坡最高专员的官邸。

《联合早报》记者受邀参加伊甸堂开放日导览活动。导览由现任英国驻新加坡最高专员欧文(Kara Owen)主持。

伊甸堂是一座具有摄政风格(Regency style)的两层楼建筑,外墙呈白灰相间的典雅图形,中央入口大厅两侧设有两个接待室,楼上还有一个环绕式阳台。

伊甸堂自1965年新加坡独立并与英国正式建交以来,一直是历任英国驻新加坡最高专员的官邸。它是一座具有摄政风格的两层建筑,外墙呈现白灰色相间的典雅图形设计。(唐家鸿摄)

建于1904年 原屋主是犹太裔商人

据欧文介绍,伊甸堂始建于1904年,原屋主是伊拉克犹太裔商人以西结(Ezekiel Manasseh)。他与妻子艾尔西(Elsie Trilby Bath)及孩子从1916年开始居住于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座建筑被日军征用。战后,以西结的继子维维安(Vivian Bath)回到伊甸堂,并于1957年将房子卖给英国政府。

谈及建筑名“伊甸堂”的由来,欧文说,这个名字据说来自位于英格兰西北端的坎布里亚郡(Cumbria)的伊甸堂。据传,英国的伊甸堂里一直摆放着一件拥有600年历史的玻璃器皿。因此,新加坡的伊甸堂内也悬挂着多幅与玻璃器皿相关的画作。

英国驻新加坡最高专员欧文(左一)为访客讲解伊甸堂内的各个藏品和画作,一旁玻璃桌面上的是生于新加坡、成名于英国的女艺术家林真金的作品“水景”。(唐家鸿摄)

伊甸堂内也摆放着许多新英两国艺术家创作的艺术藏品,包括生于新加坡、成名于英国的女艺术家林真金的雕塑作品“水景”(Waterpiece):它由五个曲线形的水层组成,按照大小堆叠在一起,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

伊甸堂的另一个亮点是奢华低调的宴客厅,厅内摆放着设有24个座位的宴客长桌,配有精致锃亮的全套餐具;桌面上也放有详细菜单,餐食包括慢烤18小时的牛柳、含有榛子和木莓的巧克力焦糖蛋糕等。

曾在这张长桌上用餐的座上宾包括我国国务资政李显龙、前总统陈庆炎,以及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足球巨星贝克汉姆等。

公众:仿佛置身历史电视剧

何燕萍 (44岁,教师)与丈夫带着四个孩子一起来参观伊甸堂。她受访时说:“这里的装潢都很漂亮、显得贵气,我都能想象到大人物会见的场面了。很幸运有机会来看一看,毕竟这不是平日可以来的。”

她的女儿林睿嘉 (16岁)说:“这种体验像是电影照进现实,很多家具陈列和各种王室照片都让我仿佛置身于历史题材电视剧《王冠》(The Crown)之中。”

伊甸堂在去年5月查尔斯三世加冕时,首次开放给1500名公众参观。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