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敏岛10年计划 修复重建甘榜屋 种植本土树木

乌敏岛22E甘榜屋是2017年获选修复的四栋房子之一,因为年久失修,被白蚁侵蚀,所以须拆除重建。重建工作由实乞纳公民咨询委员会负责,去年11月完工,原屋主得以在去世前一个月回老家参观。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左一)星期六出席乌敏岛日时,参观了这栋房子,并与特地来到乌敏岛的屋主家人和朋友交谈。(谢智扬摄)
乌敏岛22E甘榜屋是2017年获选修复的四栋房子之一,因为年久失修,被白蚁侵蚀,所以须拆除重建。重建工作由实乞纳公民咨询委员会负责,去年11月完工,原屋主得以在去世前一个月回老家参观。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左一)星期六出席乌敏岛日时,参观了这栋房子,并与特地来到乌敏岛的屋主家人和朋友交谈。(谢智扬摄)

字体大小:

分布在乡间的甘榜屋,让乌敏岛上的时光仿佛停留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保护这些承载着小岛历史和文化的木屋,国家公园局明年将展开修复计划,翻修或重建岛上五栋空置的甘榜屋。

其中三栋已在今年较早时拆除,一栋的屋况有待评估,最后一栋还在物色中。它们未来将用作村民和公众的社区活动空间,或充作商业用途。

获列入修复和重建名单的五栋空置甘榜屋,其中三栋今年较早时已经拆除,等待重建。照片摄于房子拆除前。(国家公园局提供)

公园局鼓励感兴趣的团体或个人赋予修复后的甘榜屋新生命,并会邀请文化组织等提案建议如何使用和管理这些房子,以丰富乌敏岛计划(The Ubin Project)。

乌敏岛计划于2014年推出,以对这座纯朴的小岛进行整体规划。今年正逢计划落实10周年,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星期六(6月22日)为一年一度的乌敏岛日致辞时,宣布小岛下个10年的发展规划,包括“甘榜屋修复计划”(Kampung House Restoration Programme)。

岛上现有约70栋甘榜屋,为保存这些房子及确保住户和公众安全,公园局自2017年起与乌敏岛之友网络和其他社区组织合作,修复其中四栋,包括一栋因屋况太糟,须拆除重建的马来甘榜屋。公园局也在2019年至2021年间,维修了另四栋房子。

乌敏岛计划10年前由时任国家发展部政务部长的李智陞启动。回顾这些年取得的进展,他在活动结束后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尽管一些人当初对计划持保留态度,但很高兴看到大家最终团结起来,为这座小岛做些事情。

多年前,政府曾有意在乌敏岛兴建地铁,并且在仄爪哇湿地填海造地,引起许多公众关注。

李智陞说,因为这些过往的包袱,所以一些人原先希望政府不要干扰乌敏岛。不过文化和自然爱好者认为,若放任不管,当村民一一离开后,乌敏岛就会慢慢荒废,像那些年久失修的空置甘榜屋一样。

对于修复甘榜屋,他说:“乌敏岛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自然环境,它的独特之处是岛上还有人居住,他们住在甘榜屋,与彼此及大自然和谐共处。而这些甘榜屋反映了新加坡的过去。”

乌敏岛计划涵盖五个方面,即保护生物多样性、教育和研究、永续设计和做法、自然休闲,以及社区、文化和历史。

在岛上种植逾4500棵树 保护生物多样性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公园局今年内会在岛上的巴莱采石场和哥丹越野脚踏车公园等18个地方,种植超过4500棵树。这些树取自150多个本土品种,包括极度濒危的新加坡蕊木、橙花破布木(Sea Trumpet)等。与此同时,公园局会铲除一些入侵物种,如非洲郁金香树和油棕。

公园局计划把斑点树蛙从本岛带到乌敏岛,除了增加树蛙的分布外,由于它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因此也能作为探测岛上生态系统健康的指标。(国家公园局提供)

计划将斑点树蛙带上岛 探测生态系统健康指标

公园局也计划在今年,把斑点树蛙(Cinnamon Bush Frog)带到乌敏岛上。斑点树蛙栖息于武吉知马和中央集水区自然保护区及周围的自然公园,在2017年至2018年,通过物种复育计划引进植物园。由于它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因此也能作为探测岛上生态系统健康的指标。

乌敏岛上有新加坡面积最大的毗连红树林,公园局会对红树林展开深入调查,记录那里植物、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等的分布。收集到的信息有助当局有系统地长期监测和管理这个重要的生态环境。

在自然休闲方面,7月1日至10月31日间,公园局会对通往仄爪哇湿地的道路进行改善工程,提升访客体验。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