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 政府机构短信将以gov.sg身份发送

从7月1日起,超过100个政府机构将统一使用gov.sg,在一个短信窗口向公众发送短信,除了国民服役和紧急服务相关短信仍由个别机构发送。(海峡时报)
从7月1日起,超过100个政府机构将统一使用gov.sg,在一个短信窗口向公众发送短信,除了国民服役和紧急服务相关短信仍由个别机构发送。(海峡时报)

字体大小:

从7月1日起,所有政府机构一律将以gov.sg的身份向公众发送短信,避免不法分子假冒政府官员行骗。单在去年12月,就有120人因这类诈骗案共损失超过1300万元。

本地手机使用率高,短信因此成了政府向公众传达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政府预计每年发送1亿则短信给公众,通知有关新政策和交易详情等;公众每人一年预计会收到10则至50多则来自政府的短信。

目前,各政府机构通过不同的发送者身份(SMS Sender ID)向公众发出短信。这容易引起混乱,也促使不法分子伺机以数字“0”替代字母“O”等手法,冒名发送短信行骗。

为应对这类诈骗,政府在2022年强制所有企业和机构加入新加坡短信发送者身份登记系统(SMS Sender ID Registry),才能够使用发送者身份发送手机短信。智慧国工作团副常任秘书沈丰吉说,新的统一gov.sg发送者身份有助于进一步加强防诈。“这将让公众在收到政府机构的短信时,更容易且有信心分辨真假。”

新发送者身份由政府开源科技部(Open Government Products)开发,从6月18日起陆续采用,公众可能会同时收到来自gov.sg和个别政府机构的短信。新发送身份7月1日全面生效后,超过100个政府机构将统一使用gov.sg发送短信。

到时,不论是哪一个政府机构发出的短信,公众收到后手机上显示的发送者都会是gov.sg。点阅短信,开头则会显示发送机构的全称,以及短信内容;例如,卫生部的接种疫苗提醒、建屋发展局有关购屋和贷款资格的通知书、季票停车位,以及移民与关卡局关于更新身份证或护照的提醒等。

所有gov.sg短信将是单向通知,公众无须回复。

政府开源科技部与本地电信公司合作,确保所有gov.sg短信都由政府机构发送,同时屏蔽和拦截任何诈骗短信。不过,如果公众在海外开启漫游,或在本地使用海外注册的电话号码,这两项服务可能不适用。

此外,由于几个政府部门的部分短信仍须接收者回复,这些机构会继续通过个别发送者身份发送短信。这包括有关国防部国民服役动员,以及内政部、警察部队和民防部队紧急服务的短信。

公立医院并非政府机构 不包括在gov.sg范围内

沈丰吉指出,有些机构如公立医院并非政府机构,不包括在gov.sg范围内,因此还是会继续使用各自发送者的身份发送短信。他呼吁公众,谨慎识别短信来源,以免受骗。

对于如何分辨官方短信的真假,软件公司Check Point科技安全专家李耀扬说,来自政府的通讯内容通常形式正式且简短,公众尤其要注意其中是否含文字或语法错误、指示点击可疑链接,或紧急要求个人信息和付款。“政府机构一般不会通过短信要求公众提供密码和银行信息等。”

他建议,公众在收到短信后到其他平台核实内容,比如浏览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或打官方热线电话询问。

公众如果对所收到的短信发送者身份或内容存疑,可上网sms.gov.sg查询和通报。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