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拟议共责框架下能索赔也须承担部分义务 公众提防骗案警戒心会提高

共同责任框架阐明金融机构在降低钓鱼诈骗案的风险方面应履行的责任,包括必须通过短信、电邮或应用发送转账通知给消费者。(档案照片)
共同责任框架阐明金融机构在降低钓鱼诈骗案的风险方面应履行的责任,包括必须通过短信、电邮或应用发送转账通知给消费者。(档案照片)

字体大小:

银行短信钓鱼骗案频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拟议的共同责任框架,能厘清各方应承担多少损失,而非依赖银行的善意赔付来补救。公众多了一个索赔渠道,但也必须承担部分义务,这能让他们更加警惕。

钓鱼骗案的共同责任框架星期三(25日)发布公众咨询文件,列明金融机构、电信公司和受害者的义务及相应的赔偿。

Setia律师事务所主任严文键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跨国追偿往往复杂且费用高昂,受害者几乎没有办法索回已转移到海外的毕生积蓄。“框架可鼓励把关者确认保障措施是否到位。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和电信公司必须承担的善意赔付,会因清楚列明而相对减低,客户同时也会提高警惕。”

框架责任分配公平 银行和电信公司尽了义务就无须担责

严文键认为,框架责任分配是公平的,只要银行和电信公司尽了义务,就无须担责。反之,若施加过重的责任,会令他们刻意规避风险,不利业务发展。

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客座教授白士泮则指出,在科技日新月异和诈骗伎俩层出不穷的背景下,过于表述化(prescriptive)的框架,会简化金融机构的职责。“金融机构除了须履行规定的反诈责任外,也应遵守一些原则性的监管要求,涵盖面更广,以更好地保护客户,也较公平。”

这个框架花了比预计更长的时间才公布,阿裕尼集选区议员林瑞莲上个月18日曾指出,政府应考虑允许框架溯及既往。

正气律师事务所创办人萧锦耀律师认为,金融机构和电信公司未涉及“非法”行为,对它们进行追溯处罚是不公正的。“鉴于钓鱼骗案越来越普遍,当局优先处理这类骗案,相信各方都能从框架中受益。”

银行公会:首九个月冒充银行骗案有362起 数量有减少

消费者协会主席杨益财在脸书贴文说,消协自2021年已接获超过60起涉及欺诈交易和骗案的投诉,损失金额逾200万元。这些受骗的消费者向银行通报后,银行不愿担责或告知消费者无法追回款项。

杨益财说,消协对拟议的框架表示欢迎,并指框架在各方担责和义务方面取得平衡,也是合理和健全的。“对于依靠储蓄维生的受害者而言,框架也有可能加快赔付过程。”

但消协也认为,框架仍有扩展的空间,包括近来引人关注的恶意软件骗案。

新加坡银行公会常务主任洪爱雯说,公会和本地银行一致支持共同责任框架,并指这是很好的起步,为数码领域各方共同承担的防诈责任定下底线。“为了加强打击骗案的力度,我们认为领域中的其他成员,如科技公司和电商平台,也应加入以推动集体行动。”

银行公会的数据显示,今年首九个月,涉及冒充银行的骗案有362起,比去年同期的479起要低。去年全年共有572起相关骗案。

本地三大电信公司第一通、新电信及星和发言人受询时都说,作为数码领域的一环,它们将持续保障用户的安全,也将审阅拟议框架的公众咨询文件,必要时提供建议。

科技金融服务商GrabFin则说,框架将鼓励本地数码公司内部加大创新力度,并与业界携手打击网络诈骗。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