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演习测试新科技 无人机实时传送移动影像情报

新加坡武装部队在袋鼠演习中测试新科技,其中一项是利用无人机把地形画面实时传输给地面指挥人员。(唐家鸿摄)
新加坡武装部队在袋鼠演习中测试新科技,其中一项是利用无人机把地形画面实时传输给地面指挥人员。(唐家鸿摄)

字体大小:

新加坡武装部队在澳大利亚举行袋鼠演习,不只是考验军人的作战能力,更要测试新科技,加强部队的整体实力。

不管是地上跑的军车,还是天上飞的军机,若碰上地形复杂或天气阴霾等因素,都会加大任务难度。

两个月时间开发完善移动影像情报发布系统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空军部队敏捷与创新数码处(RSAF Agile innovative Digital Office)着手开发新系统,利用备有摄像头的无人机,从高空把360度地形面貌,实时传输给指挥中心和地面部队。

这个项目名为移动影像情报发布系统,由石以谦少校(32岁)带领团队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开发及完善。

石以谦介绍说,去年试用的系统只能传输一架无人机的画面,如今增至四个,操作员能切换或同时播放。他说:“作战、支援和指挥人员能共享信息,有助促进沟通和合作,加强决策过程。”

在地形复杂广阔的肖尔沃特湾训练区(Shoalwater Bay Training Area),系统无疑为训练增添助益。石以谦说,测试人员普遍满意系统表现,团队将继续完善功能,日后可传输更多无人机画面。

借无人机定位系统 掌握军备位置随时调度

武装部队测试的另一项科技,是“空域规划与可视化软件”(Airspace Planning and Visualisation App),避免空军直升机和陆军无人机在空中擦撞。

负责相关作业的郭靖上尉(33岁)说,由于空域有限,空军和陆军在同个区域进行飞行训练时,须缜密规划飞行时间和范围。“尤其是同在低空飞行的直升机和无人机,若安排不当,可能出现相撞等危险情况。”

在开发这款软件前,陆空两军各自进行规划,再整合资料确保没有重叠。由于飞行航程涉及大量信息,这个过程十分费时费力。如今,空军和陆军共用同个系统,哪个时段有哪些军备执行飞行任务,操作员一目了然。

此外,软件也借助无人机的定位系统,实时掌握不同军备的位置,需要时可及时调整安排。

在袋鼠演习中测试软件的陆军空域战术控制人员萧静怡上尉(26岁)说,陆空两军在计划和执行空中任务时,变得更有效率,也更安全。

但美中不足的是,团队在肖尔沃特湾训练区测试软件时,面对网络连接问题,这需要进一步加强。此外,为无人机装上定位追踪器会增加载荷,可能影响飞行表现,团队须不断尝试,以找出最理想的安装位置。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