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双重国籍政策 印尼须权衡利弊

面对人才外流问题,印度尼西亚政府有意推行双重国籍政策,吸引海外印尼人回流。(法新社)
面对人才外流问题,印度尼西亚政府有意推行双重国籍政策,吸引海外印尼人回流。(法新社)

字体大小:

推行双重国籍政策虽然意在帮助印度尼西亚实现人才回流,但政策背后涉及多个利弊权衡。观察家认为,修法涉及层面广,还得确保不造成社会紧张;印尼政府若过快推行,可能遭到部分民众抵触。

人才外流,促使印尼政府近日重提双重国籍课题。印尼海洋事务与投资统筹部长卢胡特今年4月底说,政府考虑向海外的前印尼公民提供印尼国籍。

卢胡特当时没有提供细节。据印尼司法与人权部长亚索纳本月透露,当局有意效仿印度为海外印度人实施的“海外公民”政策,即允许他们享有和国民一样的权利,唯政治权利除外。

亚索纳上星期三(6月12日)与人民代表会议负责司法、人权与安保课题的委员会会面时说:“侨民可以终身享有多次入境签证,但没有投票、参选和担任公职等政治权利,这就和印度的措施一样。”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印尼研究项目兼任主任西瓦格(Siwage Dharma Negara)接受《联合早报》访问,解释印尼政府急于推行双重国籍政策的原因时说,这项政策能有效解决人才外流问题。移民到国外的印尼人如果既能保留公民权,又不会面对官僚难题,可能考虑回到印尼。

西瓦格说:“这能形成人才回流(reverse brain drain)。”

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印尼项目协调员塞巴斯蒂安(Leonard C. Sebastian)说,虽然根据印尼条例,一旦取得他国国籍,就必须放弃印尼公民权,但许多海外印尼人实际上持有双重国籍。

“印尼政府的新举措,是因为意识到很多印尼人在没有放弃印尼公民权的情况下成为另一国的公民,而政府想执法却做不了什么。”

这些印尼侨民大多为了方便,选择同时握有两国国籍。多数西方国家也允许公民拥有双重国籍。塞巴斯蒂安说,印尼决策者因此也意识到,印尼的相关法律必须更新。

印尼过去曾探讨实施双重国籍政策。佐科政府2016年曾把修正法案提呈议会,但议会以开放双重国籍可能造成恐怖主义、毒品走私等罪案上升,危害国家安全为由,未予通过。

这些考量至今仍然存在,但和过去不同的是,印尼经济发展引擎全开之际,双重国籍政策能带来的经济实惠不容忽视。

印尼已定下到了建国100年,也就是2045年,跻身发达国家行列的目标。塞巴斯蒂安说:“这些年来印尼确实面对人才外流,他们需要这些人来帮忙建设家园。2045年的发展目标使推行双重国籍政策成为必要。”

有民众希望政策制定更透明

亚索纳说,佐科希望在今年10月卸任前推行政策。据本月初发布的消息,当局计划在两个月内出台条例。

如果效仿印度的海外公民政策,印尼政府就无须通过议会程序修订法律,工作流程会比较短。不过西瓦格指出,仓促出台政策可能带来弊端。

“借鉴过去推行《创造就业综合法》的经历,这次也可能引起反效果,因为部分人士希望政策能更透明。一些人也会质疑是否须要这么匆忙推行,因为国家在监管框架方面还面临多项问题。”

西瓦格说,双重国籍政策成功与否,取决于印尼的整体经济和政治稳定。执行上,印尼政府也须把较复杂的国家安全、财政条例和税收等细节纳入考量。

社会层面,国内民众对双重国籍人士的观感也会影响政策的成败。西瓦格说,社会须以欢迎的心态看待回流的国民,确保他们顺利融入,并减少因觉得遭到不公平对待而导致社会关系紧张。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