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动态

菲外交部:中国在南中国海言行不一无法实现和平

菲律宾指中国海警6月17日在南中国海阿云津礁(中国称仁爱礁)附近水域高速冲撞和携带武器登上执行补给任务的菲律宾海军用船,并取走菲方枪械。 (路透社)
菲律宾指中国海警6月17日在南中国海阿云津礁(中国称仁爱礁)附近水域高速冲撞和携带武器登上执行补给任务的菲律宾海军用船,并取走菲方枪械。 (路透社)

字体大小:

(马尼拉/北京综合电)针对中菲船只在南中国海水域发生碰撞,菲律宾外交部说,中国如果言行不一,就无法实现和平。

菲外交部星期三(6月19日)就中菲船只星期一(17日)的碰撞事件发声明,批评中方在菲人员执行补给任务时展开“非法和攻击性行为”。

声明说,菲方在南中国海课题上为重新营造有利于与中国对话的环境而努力,但“中国在水域课题上如果言行不一,就无法达成这点”。

“我们指望中国诚恳和负责任地行事,避免做出危害人员和船只安全的行为。”

菲方详述中方人员登船、取枪等经过

在星期一的碰撞事件中,马尼拉指一名菲军的拇指被砍断,菲船只也遭破坏。中国外交部星期三回应说,中国海警的“执法措施是专业、克制的”,并称没有对菲方人员直接采取措施。

综合路透社和法新社报道,菲方星期三首次陈述事件经过,并指中方人员冲撞和登上菲海军的船,还取走枪械。菲海军少将托雷斯说:“中国海警人员非法登上我们的硬壳充气艇。”

他指出,对峙过程中,菲方命令船员不得出示武器,因此枪械都藏在船上,但还是被中方人员取走。中国海警也“蓄意刺穿”菲方充气艇。

菲武装部队总司令布劳纳说,事件中共有八艘中国海警船。中方人员携带开山刀和长矛等武器登船,菲方人员则是赤手空拳还击。

中方坚称未对菲人员采取直接措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星期三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菲方的说法时强调,中国海警的执法措施“旨在拦阻菲方的船只非法运补,没有对菲方的人员直接采取措施”。中国也敦促菲律宾“立即停止侵权挑衅的行径”。

此前,中国海警指菲补给船危险接近、蓄意碰撞中方正常航行的船只,迫使中方采取警告拦阻、登临检查、强制驱离等管制措施。

中菲两国近期不断在南中国海发生争执。路透社报道,菲方高层在2023年2月的一场国家安全会议上决定调整政策,开始对外公开中菲船只海上对峙时的画面,引起国际社会对南中国海主权纠纷的关注。

当时出席会议的菲国安会发言人马拉亚说,这么做的目的是“对北京的声誉、形象和地位造成严重代价”。菲当局也定期让外国记者随船出海,借此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

菲海岸警卫队发言人塔里拉认为,这项政策已奏效,因为它为菲争取到支持,而海上摩擦尽管增多,但中国的攻击力度保持不变。

受访的中菲两国官员、区域外交官和分析员指出,菲律宾通过公开中国的行动及与美国深化军事联盟,限制了中国将海上事态升级的能力,但此举也增加了中国实施经济报复和美国被卷入纠纷的风险。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