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奖学金与研究培训名额 中国向全球南方国家伸橄榄枝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五(6月28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讲话。(中新社)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五(6月28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讲话。(中新社)

字体大小: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南方国家伸出橄榄枝,宣布中国将设立全球南方研究中心,在未来五年向全球南方国家提供1000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卓越奖学金”名额和10万个研修培训名额,以支持全球南方合作。

中美博弈不断加剧,中国把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全球南方,视为一股能够抗衡美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力量,并通过推动金砖扩员等方式,寻求在全球南方发挥领导力。

习近平星期五(6月28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呼吁全球南方携手,共同做维护和平的稳定力量,“建设性参与国际地区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

他也提出,全球南方应当“推动发展重回国际议程中心位置”,“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习近平宣布了多项支持全球南方合作的政策,除了提供奖学金和研修培训名额,中国也将在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续设南南及三方合作基金,增加1000万美元(1355万新元)等值人民币捐款,支持全球南方农业发展。

此外,中国将与更多全球南方国家商谈自由贸易安排,预计从现在起到2030年,从发展中国家进口超过8万亿美元产品。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在大会场边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西方国家越来越多强调地缘政治竞争、大国竞争、去全球化,恰恰让全球南方有了用武之地,能呼吁和促进和平、倡导和推进合作,促进互利共赢。”

今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70周年。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它最早由时任中国总理周恩来于1953年12月会见访华的印度代表团时提出;隔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中印、中缅分别发表联合声明,确认五项原则将在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国家同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适用。

习近平在约40分钟的致辞中,高度评价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他说:“面对和平还是战争、繁荣还是衰退、团结还是对抗的历史抉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内涵。”

他向600多名与会的中外政要、前政要、驻华使节、学者等承诺,中国“绝不走殖民掠夺的老路,也绝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并会在俄乌战争、以哈冲突等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

在重申中国开放承诺时,习近平也就即将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释放信号。他说,中国正在谋划和实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措施,继续扩大制度型开放,形成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初衷是维护弱小国家在强权政治环境中的利益和诉求。不过,中国现在的国力与70年前不能相提并论,中国近年来在处理与邻国的主权纠纷时,也被批评过于强势。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贾庆国认为,在新的条件下,中国应该继续坚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因为这是维护发展中国家根本权益的一套非常重要的原则。他说:“虽然中国越来越强大,但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联系还会持久。”

贾庆国受访时也说,中国现在有更强实力和影响力推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落实,“同时可能在有些方面也需要做一些政策上的调整,在新形势下更好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中国的利益”。

吴心伯则研判,中国的力量提升后,面对的挑战是如何在国际事务中做更多贡献。

他说:“今天对中国的要求不仅是看你怎么说,更多的要看你怎么做,而且大家对中国的期待很高,这和当年有所不同了,能力上升了,责任也更大了。”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