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在即 学者:期待看到清晰政策框架和经济发展路径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在7月15日至18日召开。(法新社)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在7月15日至18日召开。(法新社)

字体大小:

备受瞩目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在7月15日至18日召开,长期关注中国经济的学者期望,三中全会能提供一个清晰的政策框架,让外界看到中国政府的目标,以及为达到该目标所设想的路径。

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普拉萨德(Eswar Prasad)星期四(6月27日)在大连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上说,中国总理李强在星期二的论坛开幕式上提到中国经济的“治标”与“治本”问题,这两者都非常重要,而最为关键的是政府的角色。

他认为,官方前几年对科技、教育等行业采取措施,导致中国经济当前面对一个困难的挑战,即人们认为政府看起来不再像过去那样鼓励民营经济。

普拉萨德举例说,金融体系应该更多地依赖自由市场来配置资源,政府的角色是制定有效监管和正确的激励措施,让金融市场减少犯错。

同样的,在鼓励创新上,政府应该让市场感觉到,企业创新是得到鼓励的,企业能取得相关信贷,也能享有更好的制度框架。

他说:“实际上最大的问题是,政府得提供一个非常清晰的政策框架,我希望我们能在三中全会上看到这个框架。它不仅是拟定政府的目标……而且要思考政府打算采取什么样的路径,让经济达到那些目标。”

根据中国官媒报道,来临的三中全会将“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中国经济目前正面临内部和外部的逆风,外界预计,此次三中全会制定的改革方案,会是一份统领未来10年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以助推中国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在同一场论坛的问答环节中,谈到三中全会时说:“不论是针对当前的问题也好,还是针对中国社会将来发展的目标也好,三中全会的决定都会起到一个非常关键的重要作用。”

从目标导向的改革看,他认为,中国还是要坚定不移地进行市场化改革、建立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有活力、有竞争力、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提供更好的政策,特别要支持民营经济的创造性发展。

彭森也指出,中国应设法建立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关键是要破除目前所存在的地区封锁、行政分割、垄断等问题。

在重要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上,彭森认为,应该把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数据等要素都交给市场配置、由市场定价,充分发挥活力,给中国市场注入新动力。

他也指出,改革还应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中的一些基础性制度,包括产权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竞争性审查制等。

学者:美国总统选举结果不会改变美对华政策

中国在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强大制造能力,以及美国和欧盟近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祭出的关税措施等,在本次世界经济论坛受到广泛关注。美国将在今年11月举行总统选举,选举结果将如何影响美国的对华政策?

普拉萨德在论坛上谈到这个问题时直言,特朗普的第二届政府和拜登的第二届政府相比,战术可能会有不同,但无论谁当选总统,美国对中国的态度都不会有重大改变。

他指出,中美现在面对的一个艰难现实是,从前两国只是在地缘政治上零和博弈,双方如今就连在经济上都进入零和博弈,甚至是负和博弈。

普拉萨德说,导致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是,中国希望为自身的技术升级和价值链提升而发展的那些产业,包括光伏、电池、电动汽车等绿色科技,恰恰都是美国甚至欧洲振兴自身制造业所需要依赖的产业。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