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将就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案启动磋商 德国副总理:欧盟对谈判持开放态度

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星期五(6月21日)抵达北京后,到胡同参观并接受媒体采访。(路透社)
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星期五(6月21日)抵达北京后,到胡同参观并接受媒体采访。(路透社)

字体大小:

中欧将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案启动磋商;正在中国访问的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强调,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的并非惩罚性关税,也对关税谈判持开放态度。

哈贝克星期六(6月22日)上午在北京会见中国官员后,续程前往上海。路透社引述他在上海的声明说:“我今天向中国合作伙伴提出,讨论的大门是敞开的,希望这个信息能被听到。”

中国商务部当晚宣布,商务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在视频会议中商定,双方将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案启动磋商。

欧盟6月12日宣布,将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关税,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则持续到11月2日,届时欧盟可能会征收五年的最终关税。

随之,中国本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星期五谴责欧盟不断升级贸易摩擦,并可能引发贸易战,“责任完全在于欧方”。

哈贝克认为,在11月之前,中国与欧盟还有时间就关税问题展开对话;在这个阶段“谈判是可能的,讨论是重要的,对话是必要的”。

哈贝克是欧盟宣布对华关税决定后首位访华的欧洲高级官员。他在启程前曾说,作为欧洲主要经济体之一和最大汽车生产国,德国在当前的贸易紧张局势中处境特殊。“我决心鼓励中国人与我们讨论这个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让事态发展升级。”

在星期六上午的中德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机制首次高级别对话上,哈贝克指出,美国、巴西和土耳其等国都对中国征收了惩罚性关税,但欧洲的做法不同;欧盟经调查后采取的反补贴税措施,旨在平衡中国政府通过补贴给予国内企业的优势。

哈贝克随后与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会面时重申,欧盟向中国电动汽车征税,是为了打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国家发改委官网消息引述郑栅洁称,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论调违背市场规律和经济常识,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与欧盟高举的“绿色发展大旗”不一致,保护主义只会拖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中国将采取一切措施维护本国企业合法权益。

郑栅洁说,当前电动汽车全球产能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中国电动汽车对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还可以作出更大贡献。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余虹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分析,哈贝克此行是作最后的努力,希望促成中欧谈判,避免贸易摩擦升级,波及在华发展的德国车企。

余虹注意到,欧盟加征反补贴税后,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到欧洲的关税成本最高为48.1%。“一般认为,要使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失去竞争力,关税要在50%或更高。这说明欧盟还是相对克制,不希望引发全面贸易战。”

不过,由于多数欧洲国家尚不具备和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竞争的能力,欧盟须要采取措施拖慢中国电动汽车进入欧洲的步伐,为自身产业发展争取时间。余虹因此认为,中欧通过谈判撤销欧盟加征关税决定的可能性不大。

哈贝克也告诉郑栅洁,中国在俄乌战争中支持俄罗斯,是柏林和北京经济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他说,中国应该明白,德国和欧洲的安全利益已直接受到俄乌冲突影响。

俄乌战争爆发后,欧盟就不公平贸易做法对中国开展一系列调查。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高级经济分析师君特(Jacob Gunter)向彭博社分析,由于欧盟调查范围涉及整个中国经济,有关电动汽车关税的谈判可能成效有限。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