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史探

游槟城偶遇“宜兴”孔翔泰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槟榔屿华侨抗战纪念碑矗立亚依淡战争纪念公园。(作者提供)
槟榔屿华侨抗战纪念碑矗立亚依淡战争纪念公园。(作者提供)

字体大小:

四月初,北游槟城。清明节那天走访极乐寺。离开寺院后,友人驾车沿亚依淡路,一路向东前往乔治镇。车经一个交通圈前,遇红灯停下,从车窗望去,正好看见路旁的公园里竖立着一柱纪念碑,上面刻着一列竖排遒劲繁体大字:槟榔屿华侨抗战殉职技工罹难同胞纪念碑,旁边落款题字:宜兴孔翔泰书。

孔翔泰,生于1896年,江苏宜兴人。毕业于武进师范,南来前曾在宜兴、宁波及上海等地任教。他原名孔祥泰,是至圣先师孔夫子的后代裔孙,与当年国民党政府的财政部长孔祥熙行辈相同,在社会上时常被人误会为后者的弟弟。秉性正直的他,不愿沾权贵的光,索性把名字中的祥改为翔。1926年,他只身南来,先后在马来西亚教育界服务近40年,于1969年3月6日,因肠癌与世长辞。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南来后,孔翔泰先在马来亚宁宜华侨学校执教数年。之后,在马六甲培风中学执教。1934年,森美兰州芙蓉中华学校扩充校舍,增聘教员,孔翔泰被聘为教员,不久他便升任校长。1936年5月,芙蓉各华校教师举行联合聚餐,并议决大会组织法,推举孔翔泰为主席兼财政。1937年7月,芙蓉中华学校24周年庆。在掌校之余,孔翔泰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1938年举行的森华教师第一次委员会议上,以临时主席身份召集开会,并当选文书。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