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怕热 护心从喝水做起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天气酷热难耐,叫人心烦气躁。高温影响的何止是心情,也不利于心脏健康,可引发热痉挛、热衰竭和中暑等高温相关疾病,对难以控制热应力的心脏病患者,影响尤其大。人体靠排汗来降低体温,热天出汗多,适时补充水分,可避免中暑。医疗专家和营养师提供防暑良策,让你安“心”度过艳阳天。

每年5到7月的酷热天气,让人无法消受。其实,“热”也对心脏带来威胁。如果人体无法根据温度和湿度调节体温,可能会出现与高温有关的疾病(heat-related illness,简称HRI),引发心血管问题如心脏病发作或心脏骤停。受访医生提醒,避免烈日下连续工作超过一小时;营养师建议如何有效地补充水分,避免增加“空热量”(empty calories),让大家安心度过艳阳天。


HRI包括热痉挛( heat cramps)、热衰竭(heat exhaustion )和中暑(heat stroke)。新加坡心脏基金会董事会会员王英福教授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如果身体无法根据温度和湿度调节体温,可能会出现与高温有关疾病,“轻症患者的症状包括出汗、虚弱、晕倒、头晕、恶心和体温升高。严重者(即中暑)可引致混乱,失去知觉,体温过高(40摄氏度以上)及器官受损。”

康威医疗集团(义顺5道)全科医生彭涛说,热痉挛的特征是全身肌肉痉挛,皮肤发红,并伴有低于38.5摄氏度的低烧,“及早发现症状并阻止病情恶化很重要。如果患者不迅速采取措施如避开阳光,让身体降温,将导致体温过高;如果超过38.5度,除了恶心或呕吐,严重虚弱,头晕、腹泻,或出现更严重、更广泛的肌肉抽筋。在这个阶段,病人可能会开始昏睡或迷失方向。如果进一步暴露在热元素中,会导致器官系统关闭,心跳加速,严重疲劳或焦虑不安,癫痫发作,完全混乱,失去知觉,甚至在中暑时死亡。”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