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里走过的岁月变迁

88岁摄影师、文化奖得主符诗云举办个展,希望为后辈留下社会变迁的档案记录。(李姿仪摄)
88岁摄影师、文化奖得主符诗云举办个展,希望为后辈留下社会变迁的档案记录。(李姿仪摄)

字体大小:

88岁摄影师、新加坡文化奖得主符诗云将在Objectifs摄影与影像中心举办摄影个展“走过的岁月”(Time and Tide)。此次展出超过80张照片,均是他罕有公开的摄影作品,记录了1960年代到1990年代的新加坡。

符诗云是本地杰出沙龙摄影师,在塑造1950年代至1980年代现代摄影视觉语汇中,扮演关键角色。他的照片流露出一种静默无声的好奇心,把目光投向这座不断发展的城市。1974年到1995年,他在环境发展部(现为国家环境局)任摄影师,拍摄建筑工地、发电厂、炼油厂和仓库等景观,记录相关行业人士的身影,捕捉构成现代新加坡身份的传统、信仰和习俗。

透过符诗云的摄影镜头,从管中视角瞥见工人身影。(Objectifs提供)

胶卷年代的摄影,与今天相比充满变数和意外。符诗云接触摄影之初,是父亲在他15岁时赠送一架相机,未经调校就拿到学校拍篮球比赛,捕捉到的动态都是模糊一片。因为被朋友调侃,他没有想太多就把这卷底片丢掉了,如今想来有点后悔——初学者稚嫩的手艺和视角,其实挺可爱。工作后他和同事出游,也带上相机一路拍摄,回来才发现因为底片没装好,整卷胶片都没有影像。这让他下定决心学好摄影,报读成人教育局开办的基础摄影班,师从李少林。1963年,符诗云加入新加坡摄影协会,结识一群同好,也因此得到机会入行,从一名假牙技师转为摄影师。

符诗云受访时说,环境发展部摄影师这份职业,带他走进许多一般人不会进入的地方,如地底下的阴沟,又或工地、货船,在海陆空都留下足迹和相片档案。

本次展览聚焦在新加坡从贸易港转型为制造业强国的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建筑和心理景观。历经超过半世纪的社会变迁,从胶卷年代走到今天,他形容这一过程就像沧海桑田。

约莫一年前,符诗云心脏病发,经过治疗和休养,从2023年8月开始投入策展。“策划这个展览,所有人都十分支持,唯一投反对票的是太太。”策展劳心劳力,他忆述过去凡有办展,都得慢慢挑选照片,悉数在地面铺开,自己则要爬上楼梯,从俯视的角度挑拣排列。这一次,他只负责从胶卷中找出合意的照片,后续工作多由Objectifs团队支持。

作为时代的记录者,符诗云认为,“走过的岁月”系列照片记录了物质环境的变化,以及普通人的生活面貌,能让下一代人了解过去。他略为腼腆但又坚定地说:“我认为这是摄影师的使命和意义。”

▲“走过的岁月”
Objectifs Chapel Gallery(155 Middle Road S188977)
6月22日至7月28日
中午12时至晚上7时(星期二至星期六),中午12时至下午4时(星期日)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