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广纬办个展 春风入砚 百幅墨香

字体大小:

曾广纬推广书法超过半世纪,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法展,但他极少办个展。如今,曾广纬将在最新个展“春风入砚”,展出两年来创作的近百幅书法。曾广纬以行书饮誉书林,本次展品以行书为主,部分行楷。

还没看到书法家曾广纬,就先看到他为自己的公寓住宅项目大门入口处的题字“华丽山 庄”,红花掩映下,温雅大方。这幅字是三十几年前应业主要求而题写的。曾广纬(86岁)的书斋取名“墨墨轩”,住家客厅墙上挂虎年春联与条幅,根据其字“墨香”用树根塑成的立体艺术,还 有他即将展出的一些条幅作品,以及一些名家书法。

曾广纬不遗余力地推广书法超过半世纪,是狮城书法篆刻会会长兼发起人之一,也是墨澜社、义安文化中心评选顾问、 陈之初美术奖评审。尽管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法展,曾应新加坡旅游促进局之邀,前往日本、 美国、加拿大及西班牙等示范书法,但是这位书家极少办个展。他将在最新个展“春风入砚”,展出两年来创作的近百幅书法,包括:条幅、中堂、斗方、对 联、横批、扇面。

曾广纬写明董其昌句:竹送清溪月,松摇古谷风(受访者提供)。

曾广纬以行书饮誉书林,本次展品以行书为主,部分行楷。他对行书的偏爱是自然而然的。他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回溯当年习字,隶书没人教,楷书是一般人习字必经的过程。他最早学写楷书,没别的帖子临摹,只有柳公权和颜真卿。直到中国开放后,很多书帖进口新加坡,他最早看到文征明、祝枝山、赵孟頫的行书帖子而深受影响。 

中国人重视书家的品德,明清书家认为赵孟頫身为宋室皇孙竟在元朝入仕,贬其人品其书很俗甜。曾广纬一度也排斥,后来觉得赵孟頫才华出众,精通音律书画,若不出仕就无用武之地。正因为赵孟頫出仕了,对中国书法起着很大影响——他看到唐楷写到极致,宋朝注重书法的个人表现,到宋末已无路可走,因而恢复晋朝书风,提倡王羲之的书法。

偏爱元代书法家鲜于枢

毕业自中正中学高中、师资训练学院的曾广纬,担任端蒙中学书法导师长达40年至退休。至今,他在潮安、潮阳与福州会馆的书法课每周共有四班,每班十几个学生,水平参差,都要个别教。

书法家曾广纬客厅墙面挂上即将展出的书法条幅。(陈渊庄/摄)

很多时候是教学促成学习,学生要学赵孟頫,曾广纬也跟着学。他说,赵孟頫帖子很多,行楷比较好写,也是行书入门的字帖。曾广纬偏爱赵孟頫好友、元代书法家鲜于枢,说:“鲜于枢书法由唐人书法入手,笔很挺拔,草书也写得不错,容易练,至今我还是练鲜于枢的帖最多。 现在偶尔写文征明、石鼓歌、草书《千字文》等等。”

曾广纬别的书体也写,主要是为了改变笔法。他主张写行书的,可以写草书,让行书写得更灵活;学隶书可让字写得更挺;写篆可以写得更挺硬,有气势。 行书成为曾广纬偏爱的书体与个人风格的展现,与性情紧密相关。他说自己不很灵活,所以少写草书;草书太灵活了,掌握不来。

习书以古人为师

曾广纬的习书之路无师自通,没拜过师,或者该说,以古人为师。因为教学,他靠历代书家法帖自己练字,坦言走了很多冤枉路,但他的书法也很自然地写了出来,不受约束,更加自由。

曾广纬书法“墨香”用树根塑成的艺术品以及曾广纬虎年春联。(陈渊庄/摄)

他的书房里,中国历代书家除了上述,还有米芾、苏东坡、 欧阳询、褚遂良、李北海、于右任、沈尹默、智永、张旭、黄山谷、王铎、傅山等法帖与各类参考书分门别类,井井有条。占据书房的一张大长桌用来写字,这就是曾广纬的精神领地。

在曾广纬看来,书风就像人的姿态与性情,写久了他就有这种感觉:颜真卿的字是正面站的,王羲之是侧面站的,欧阳询比较瘦,有严肃之感,鲜于枢缺少姿势,从唐楷而来,字比较挺,有气势。很多人只看到赵孟頫字美的一面,不知其字精神根底很端正,练字时要体悟到书家个人的精气神。

曾广纬太太说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写字,若是不写就会说:哎呀,我今天没写字,而越不写越没精神。

曾广纬扇面书法《学以养心》(受访者提供)。

配合个展出版画册

为人谦和好学的曾广纬常觉得创作尚有不足之处,记者请他选几幅代表作,他翻阅配合个展出版的画册《春风入砚》,选了一些“比较满意”的作品。

曾广纬上次书法个展“墨舞”在2007年举办。2010年作品《秋韵》为新加坡美术馆收藏;2011年获颁义安文化中心 “第13届全国潮人书画展”卓越艺术家奖。他曾受建国总理李光耀之邀写“和衷共济”牌匾赠送宗乡总会25周年会庆。他写的牌匾有荣阳堂郑氏总会、曾邱大 厦、醉花林的张建安大礼堂、连士升书斋等。

展览从12月29日至2023年1月1日上午11时至傍晚6时(1日至傍晚5时),在醉花林俱乐部(190 Keng Lee Rd S308409)展览厅四楼举行。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