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恩泽:中国茅台跌价是商品属性理性回归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中国贵州茅台在新加坡的专卖店。(档案照片)
中国贵州茅台在新加坡的专卖店。(档案照片)

字体大小:

盛极而衰的教训不是没有的故事,物超所值,物极必反,茅台发烧过了头,就会走向反面。

近日中国茅台酒价格持续下跌,53度飞天茅台散瓶的批发参考价,单日暴跌接近200元(人民币,约37新元,下同)。在资本市场,茅台股价也是一波三折,不见往日红红火火的景象。情急之中,茅台悄然打响价格保卫战。但一路暴涨的好日子或已到了尽头。

种种迹象表明,茅台金融属性的光环正在褪去,应有的商品属性正理性回归。

酒原本是用来喝的,不是炒的。可是茅台近10年来,在“国酒”金字招牌的掩护下,通过出厂限量的“饥饿疗法”囤积居奇,并在资本市场大肆炒作,酒价和股价比肩双飞,一瓶售价2000多元,抵得上一个低保户数个月的生活补贴;市值也破万亿元,曾夺得A股市值一哥的美誉,把许多高科技上市公司远远甩到后面,造就了茅台神话。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