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秀亮:提振中国房市和经济之道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摄于6月5日,中国天津一个住宅区。(法新社)
摄于6月5日,中国天津一个住宅区。(法新社)

字体大小:

只要作出上述去库存优化,并透过政策剂量搜寻策略把政策持续加码,中国国民买房和买股的倾向将持续增加,进而把股市、经济和房市推上自动回暖的轨道。

继中国各部委相继在5月17日前后,按中共政治局常委会议精神,推出一系列提振措施,中国股市、房市和经济曾展现一些回暖。然而,近日又出现一些后劲不继迹象。

首先,各部委的措施是走对了方向,但部分措施的力度和持续性须要大幅加强,才有望推动房市回稳、经济回暖和沪综指重回3200点以上。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将先就最重要的房市去库存计划提出看法。

根据已公布规划,除了减首付和减房贷利率,央行会注入3000亿元(人民币,约558亿新元,下同),支持国营房企及地方政府低价收购财困民营房企卖不出的现房,将之改为保障房。此方向有着一箭数雕的效果,无疑是正确和睿智的,既可同时去库存,迅速为国民提供价格合理的公营房屋,亦可助银行、信托和理财公司,将难以变现的财困房企抵押品化为现金,减低房企爆雷的后续间接杀伤力。虽然之前过于进取的银行须承受颇大损失,但总比干持有现阶段难以变现的抵押品好得多。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