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凌:罪犯当总统?——美国政治的全新挑战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6月18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前总统特朗普抵达节日公园参加集会。 (法新社)
6月18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前总统特朗普抵达节日公园参加集会。 (法新社)

字体大小:

除非特朗普退出竞选或在漫长的上诉过程里,能及时推翻有罪裁决,否则见过无数奇人怪事的美国选民,还是要惊见一个匪夷所思的新难题:选一个罪犯当总统?

去年底,笔者曾在《“古老”的美国大选与“最不坏”的民主政治》(《联合早报》2023年12月15日)一文,谈到今年美国大选很是空前:两个史上最高龄的候选人,极不友好地换了个位子后继续较量;其中之一还史无前例地官司缠身。现在,即将得到共和党正式提名的特朗普,在多日庭审后,5月31日被纽约地方法院裁决,犯了34项所谓重罪(felony),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被公民陪审团定为罪犯的前总统。看来今年的美国政治真人秀,可谓“没有最奇葩,只有更惊人”。

美国以观念成国,由法律治国,分成联邦与地方两大块的司法体系,相当独立,内部有许多分权制衡与程序制约;外部则有无数律师抗辩与媒体挑刺。公诉案子大多先由一个公民组成的大陪审团同意。开庭后,所有证人与证据都要明示双方,供当堂辩驳。至于庭审时的陪审团,更是结构性地有利于被告:辩护方可以在遴选时,轻易否决陪审员中的任何一人;双方接受的由普通人士组成的陪审团(此次有12人)在庭审后投票时,必须要意见一致才能定谳;于是“宁放过三千,勿冤枉一人”十分常见。特朗普多年来打过许多官司,有一个一流的庞大辩护律师团。但这次估计是被抓了实锤,走了麦城;民众都认为够上重罪。诚所谓常在河边走,难免要湿足。

除非特朗普退出竞选或在漫长的上诉过程里,能及时推翻有罪裁决,否则见过无数奇人怪事的美国选民,还是要惊见一个匪夷所思的新难题:选一个罪犯当总统?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