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盘

郑春贵:老年不惧 残年无忧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一位老人坐在南洋美术学院校园外。(档案照片)
一位老人坐在南洋美术学院校园外。(档案照片)

字体大小:

如果国家和社会对待老年人的态度,从以年龄划分转移到残年的现实问题,以针对性的计划给予残年人士特别的物质支援,精神护理,我们就可以更善用资源,让国人从容和无忧地面对残年。

人从刚出世的婴儿,进而到少年和成年,接着步入中年和老年,最后以死亡为终止,是一个单向行程,是生命的自然现象。可是人生旅途最后一程的所谓老年,定义上的争议,到今天仍未尘埃落定。很多人对如何处理和应付老年所面对的挑战,还带着重重担忧。

古今中外,上至圣贤能人学者,治国君臣,下至贩夫走卒,人人都有机会谈老,差别在于话题的出发点。也因如此,没有人能给老年立下一个可以普及应用的定义,也限制了开拓正面对待老年的积极观。

有的人说,老年是人生辉煌的黄金岁月、含饴弄孙的颐养之年。有人说,老年是孤单寂莫的风烛残年,百病缠磨痛不欲生的煎熬日子。这种种主观说法,叫人如何认清何谓老年?如何看待老年?老年到底是喜?是悲?是慘?抑或是戚?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