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癌逝无法尽孝 林湘萍亲自执导母女故事

林湘萍为导作《希望》举办预映会,她看片时不禁落泪。(徐颖荃摄)
林湘萍为导作《希望》举办预映会,她看片时不禁落泪。(徐颖荃摄)

字体大小:

林湘萍星期二(11月21日)下午为自己执导的短片《希望》在位于武吉知马的EagleWings Cinematics举行预映会。《希望》故事环绕着一对母女,母亲患有末期癌症,女儿伴母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

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吸引林湘萍踏出舒适圈,献出执导处女作?访问她后,才知道她拍的是自己的故事,纯属真人真事。

林湘萍告诉《联合早报》:“这个故事讲的是我和妈妈,片中那个小女生,演的就是我。”

林湘萍鲜少在访问中提到母亲,原因是难以启齿,因妈妈30多年前离世,此事成为她心中的遗憾,分分钟触发泪点。筹划及拍摄《希望》的过程中,林湘萍数次落泪。作品结束放映后,她跟观众对话时,再次流泪。

林母36岁那年因胃癌离世,林湘萍当时才13岁,“妈妈被诊断患癌时,已经是末期。总觉得,我错过很多跟她相处的时光,这是我到现在还有的遗憾,觉得自己没办法尽孝心,没办法像大家一样,带着妈妈去旅游,带她去吃美食,这些我都没办法”。

林湘萍(右起)与演员陈宥蒽、监制刘健财跟观众对话。(徐颖荃摄)

让林湘萍将自身故事搬上荧幕的功臣之一是她的老公田恩沛(Alex)。某晚,老公突然对她说“我把你给卖了”,原来是把老婆与岳母的故事告诉友人,而友人提议将故事拍成短片。

林湘萍说:“我经过考虑,因为不知道要不要把故事说出来。后来想想,如果能透过自己小小的故事鼓励大家做癌症检测、健康检查,早点发现疾病,尽早治疗,或求个心安理得,确定自己健康。那我觉得,我应该去做。”

林湘萍邀请好友王国燊(右)合作编写剧本。(林湘萍提供)

林湘萍只有一个条件——要亲自操刀拍片。“我不希望故事被扭曲。所以,短片的情节确实都是我的经历。”她把回忆化成文,再请演艺圈好友王国燊(《男儿王》导演)合作编成剧本。

她的演艺经验丰富,但执导经验为零。不过,她多年来与不少幕后人合作,深知跟谁较有火花。除了找王国燊,也邀请哇哇映画掌舵人刘健财担任监制,“我很坦白地跟团队说,我是一个演员,技术方面不太强,需要大家指导。感恩有他们帮助我。”

刘燕玲部长(左)是预映会的座上嘉宾。(徐颖荃摄)

《希望》从无到有,耗时一年完成。林湘萍在选角、演员造型、剪辑、音乐等大小细节亲力亲为。她完成电视剧《黄金巨塔》后投入《希望》的执导工作,拍《天公疼憨人》期间则为短片做后制,“我很享受整个过程,虽然是部短片,可是我想把它拍好,把它当成大制作来拍。”她精益求精,作品剪辑版本高达16个。

选角一度令林湘萍失眠,“经过几轮试镜,但找不到感觉对的人选,我一度睡不着,想着万一找不到理想的、演我的女孩,那该怎么办?获选的(陈)宥蒽是最后一个来试镜的。演妈妈的王筱惠,则是我某天睡醒后,突然觉得‘就是她了’,她最贴近我妈妈的感觉。”

陈宥蒽(左)在片中扮演13岁的林湘萍。(林湘萍提供)

陈宥蒽在会上说,当她知道《希望》得在三天内完成拍摄,一度不知所措。她感谢林湘萍的指导,参演作品获益良多。

《希望》的故事背景在1990年代,林湘萍在本地西南区取景,片中可见武吉甘柏组屋区、小桂林和仁慈医院。林湘萍特地感谢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部长刘燕玲从旁协助。刘燕玲出席了预映会,她说,亲睹林湘萍为作品不遗余力,也在会上恭喜《希望》在2023年的东南亚/东亚电影节(SEE Asian Film Festival)获得陪审团奖,并在2020年成立的康城世界电影节(Cannes World Film Festival)4月份选拔中获得“最佳首次电影制作——短片”奖。

与丈夫定期做健康检查

林湘萍也告诉《联合早报》,家婆也因癌症过世,走的时候50岁,老公当时28岁。

夫妻俩育有一对儿女,为了孩子,他们固定做健康检查,尽可能避免憾事发生。她说:“我真的是当了妈妈后,才开始做检查的。以前觉得自己还年轻,应该健康,不会有事的。现在觉得,做很彻底的健康检查是重要的。”

林湘萍提及,自己36岁时心情忐忑、紧张,“因为妈妈是36岁过世的……我现在虽然过了36岁,但还是会担心。”

以导演身份宣传作品心情大不同

以导演身份宣传作品,林湘萍感受到很大的不同,“演电视剧,我都是跟其他演员一起宣传的,压力没这么大。现在是自己的导作,得独当一面做宣传,可感受到导演或监制做宣传的心情,非常不一样”。

《希望》由本地生物科技公司觅瑞(MiRXES)呈献,演员包括王筱惠和陈宥蒽,林湘萍也短暂入镜。可在林湘萍的社交媒体观看短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