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斥《金融时报》 英兰妮:我国部长向来与各界沟通交流

英兰妮通过国会书面回复驳斥《金融时报》上月的一篇报道,指出我国政府与跨国银行之间的简报会议,并非如报道所形容的“不寻常”。(唐家鸿摄)
英兰妮通过国会书面回复驳斥《金融时报》上月的一篇报道,指出我国政府与跨国银行之间的简报会议,并非如报道所形容的“不寻常”。(唐家鸿摄)

字体大小:

我国部长和官员过去几十年来一直与各界人士沟通交流,探讨各类时事课题,除了地缘政治和国际发展课题,也包括广泛的国内课题,例如生活费、财政预算案、教育、房屋政策,以及洗钱案等。

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及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英兰妮星期二(5月7日)通过国会书面回复驳斥《金融时报》上月的一篇报道,指出我国政府与跨国银行之间的简报会议,并非如报道所形容的“不寻常”。

《金融时报》4月20日报道,过去六个月,新加坡为渣打银行和花旗集团这些跨国银行举行一系列关于地缘政治的简报会议,旨在向国际银行保证,在中国与西方紧张关系加剧之际,新加坡这个金融中心能够保持稳定和中立。

报道引述匿名知情人士称,由总理公署组织的简报会上,官员们讨论了中美对立、中东冲突、乌克兰战争,以及去年8月爆发的30亿元洗钱案等课题,并指部长出席并主持的这些简报会“不寻常”。

英兰妮在书面回复中说:“令人惊讶的是,这样一篇来源不清、徒劳无益地寻找新闻点的报道竟然会出现在《金融时报》这样的主流报章上,尤其是在我们多次向记者澄清问题,包括告诉她这类简报会并不罕见。”

她说:“几十年来,部长和官员一直在举行这类简报会。我们不仅与金融机构沟通交流,还与众多其他团体合作,包括企业、专业机构、志愿和非政府组织、社区和文化团体,以及工会成员和学生。”

她也说,我国部长和官员不仅与总部设在新加坡的国际银行沟通,还与新加坡的银行交流。“简而言之,我们尽可能进行广泛沟通。”

英兰妮还说:“这些简报会讨论时事课题,应该一点都不令人惊讶。”

简报会也探讨一系列国内课题

她指出,除了地缘政治和国际发展课题如俄乌战争和以哈冲突,简报会也探讨一系列国内课题,例如生活费、预算案、教育、房屋政策,以及洗钱案等。

“我们的目的是阐述政府的立场,了解各利益相关方关注事宜和面对挑战,并收集反馈。”

《金融时报》报道指出,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主持了多次会议。外交部长维文医生、贸工部长颜金勇和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也参与一些会议。

英兰妮说,报道中提到的几乎所有简报会,部长都已在各自的社交媒体上发布贴文,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还贴了简报会的照片。但《金融时报》没有报道这点,并且暗示这些简报会在某种程度上是暗中举行。

她说,值得注意的是,没有知名国际或本地媒体跟进这则报道,有几家媒体提出了后续问题,但在政府阐明立场后,这些媒体决定不予报道。

英兰妮是在书面回答盛港集选区议员蔡庆威询问时,做出上述陈述。

蔡庆威书面提问,政府官员最近与在本地运作的国际银行展开简报会的目的和主要信息是什么。他也问道,我国是否有计划收紧反洗钱法规和量刑原则。

对于后一点,英兰妮说,跨部门委员会计划在未来几个月提供最新调查结果。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