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燕松吁国会设更多特委会 英兰妮:未必能改善国家治理

国会领袖英兰妮回应议员严燕松有关为政府部门设立特选委员会的提议时说,设立多个特选委员会将造成昂贵的机会成本。(海峡时报)
国会领袖英兰妮回应议员严燕松有关为政府部门设立特选委员会的提议时说,设立多个特选委员会将造成昂贵的机会成本。(海峡时报)

字体大小:

国会领袖英兰妮说,成立更多国会特选委员会监督各个部门不一定能改善国家治理,我国现有程序已给予很多空间向政府和部长问责,确保治理良好。

工人党阿裕尼集选区议员严燕松星期四(3月7日)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国会开支预算时,呼吁国会为每个部门或每组相关部门设立由所有政党议员代表组成的常设特选委员会,与相关部门定期接触。

严燕松举例说,英国下议院和澳大利亚议会都有类似的委员会,可以审查各部门的政策、支出和行政管理,并有权调查和报告国会或部长提交给他们的事项。

特委会可提供一个平台让议员了解对方和政府的立场,以及在所有议员针对法案和动议进行辩论和表决前,向国会提出建议。严燕松认为,这有助于国会做出更好的决策,促进更有效的治理、建立政治共识和加强国家团结。

拥有众多特委会国家 治理和成果不一定更好

英兰妮回应这项建议时说,大家必须自问这些拥有众多特委会的国家,是否真的有更好的治理和成果、国会是否更有效率,政府又是否更受信赖。“我得冒昧地说:不,不一定如此。”

在多个衡量治理能力、透明度和廉洁等方面的国际排行榜上,新加坡都表现良好

她指出,为每个部门设立特委会需要大量时间,各部门还要花费稀缺的资源准备回应和向委员会报告,这些资源原本可以用在重要的政策工作。

“各位议员也能切身感受到,我们国会时间更长、更忙且更频繁。各部门准备国会的时间比以往更多,这都是有代价的。”

由于我国政策问题大多是跨领域的,因此针对各个部门设立委员会的价值存疑。

与其如此,英兰妮说,国会选择在适当的时候召集特选委员会,让一小组议员研究特定课题或涉及国家利益的新问题并向国会报告,例如2018年的打击网络假信息国会特选委员会。

她提出,即使只是审查一个政策问题,这个特委会也在八个月内举行多达16次会议、公开咨询多个利益相关者,并接收个人和组织呈交的书面陈述和口头证据,才向国会报告。由此可以想象设立多个特委会将造成的昂贵机会成本。

英兰妮也是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和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

英兰妮直指严燕松“前后颠倒”

针对严燕松提出政府国会委员会也占用政府部门的时间和资源,英兰妮直指他恐怕是在“前后颠倒”。

她说,政府国会委员会属于人民行动党党内架构的一环,目的是让党内议员给予部长反馈,协助部门改进,而不是要求各部门向委员会报告,除非部门有须要寻求委员会意见的事项。

英兰妮澄清,政府部门人员虽然会出于各自部门的原因向委员会介绍情况,但任何涉及政治因素的事项,都会由来自同个政党的部长出面处理。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