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定防暑指示 帮助应对高温天气

受气候变化影响,同许多国家一样,新加坡气温也日益升高。2013年至2022年是本地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白艳琳摄)
受气候变化影响,同许多国家一样,新加坡气温也日益升高。2013年至2022年是本地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白艳琳摄)

字体大小:

本地白天平均有13分钟暑热压力指数为33摄氏度或以上,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中暑风险比较高。为帮助人们应对高温天气,我国相关部门推出防暑指示,助民众更好地规划户外活动,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经受热损伤。

受气候变化影响,同许多国家一样,新加坡气温也日益升高。2013年至2022年是本地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今年5月13日,宏茂桥录得37摄氏度的高温,是本地40年来最高的气温。

为助民众应对高温天气,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和国家环境局制定高温天气防暑指示(Heat Stress Advisory),列明如何根据天气预测来规划活动、采取必要防护措施,以及决定合适的户外活动衣装。

高温天气防暑指示依据暑热压力指数(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简称WGBT)高低,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三个级别。暑热压力指数是依据环境温度、湿度风速和太阳辐射计算出来的综合温度。

暑热压力指数达33摄氏度及以上,那就是处于高热应激(heat stress)水平。根据高温天气防暑指示,公众应把户外活动降到最低,同时要多喝水,并且撑伞或戴帽来遮阳。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星期一(7月24日)宣布推出高温天气防暑指示时说,要给民众更多信息,让他们决定进行什么活动时,能做出更为明智的选择,从而助他们降低热损伤风险。当局明白,要以容易理解的方式,为民众提供这些信息。

“这个指示适用于一般民众,针对的是长时间的户外活动;如果只是从住家走到巴士站,就没必要遵守。不过,如果你想要出门跑步,或是带着家人外出野餐,则可通过相关应用,查询这一指示后再决定。”

年长人士、有健康状况的民众以及小孩,在参考防暑指示时要更谨慎,把自身情况纳入考量。

气象署气象服务部主任朱文平说,防暑指示所采用的暑热压力指数涵盖其他造成热应激的因素,因此,与单靠气温的数据相比,有利于民众更全面地了解全国各地的热应激水平。

须长时间在外工作群体 应参考个别机构高温指导

他也说,防暑指示主要是让一般大众参考,因此,列出的措施不能过于具体或个人化。那些须要长时间在外工作的群体,还应参考个别机构制定的高温指导方针。

老板联谊会青年团足球团队成员梁壮子(37岁)说,球队每周会在户外练球两三个小时,有了高温天气防暑指示,他们能更好地为训练和比赛做准备,避免球员中暑。

“我们可以根据防暑指示更好地做一些预防措施,例如看是不是要为球员准备更多水,以及更频繁地休息与喝水等。”

本地白天平均有13分钟高热应激情况,也就是暑热压力指数在33摄氏度及以上;中热应激情况,则有2.8小时左右。在气温较高的4月和5月,本地会较常出现高热应激的情况。

当局目前在全国九个地点,例如樟宜、兀兰体育场、裕廊西体育场、金文泰体育场等,安装监测器记录暑热压力指数,接下来两年还会在更多地点安装监测器。这些监测站点会每隔15分钟,记录平均的暑热压力指数。

公众可通过myENV应用程序或气象署网站,查询九个地点的暑热压力指数。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