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园明起举办特展 重现19世纪中国移民互助组织历史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孙中山南洋纪念馆研究员兼策展林佳淳(左三)向参观者讲解早期华人互助组织历史。(陈渊庄摄)
孙中山南洋纪念馆研究员兼策展林佳淳(左三)向参观者讲解早期华人互助组织历史。(陈渊庄摄)

字体大小:

19世纪,大批中国移民南下新加坡,在本地建立起华社互助组织,在艰苦经历中“抱团取暖”。具有192年历史的庆德会是本地首批华社互助组织之一,牌匾将在晚晴园举办的特展中首次对外展出。

“五湖四海同心义:早期华社互助组织”特展将从3月10日起在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举办,展品共125件,其中约70个为原件。除庆德会牌匾外,最早的华文学塾——萃英书院的19世纪雕塑,及美国华社互助组织致公堂文物等也将在本地首次向公众展出。

展览由晚晴园与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联合举办,展示了19世纪中国移民潮下,在南洋和北美洲的移民自发成立的互助组织史。这些组织为会员提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宗教等方面的支援。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