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春泉再聚新加坡华乐团 首办个人专场音乐会

瞿春泉是华乐界的指挥与创作通才,此次阔别多年与新加坡华乐团再度合作,将举办个人作品专场音乐会。(新加坡华乐团提供)
瞿春泉是华乐界的指挥与创作通才,此次阔别多年与新加坡华乐团再度合作,将举办个人作品专场音乐会。(新加坡华乐团提供)

字体大小:

阔别13年,著名华乐指挥瞿春泉重返狮城,再度执棒指挥新加坡华乐团。这是他与新加坡华乐界的一次温情重聚,也是他艺术生涯中的首场个人作品专场。

作为一名指挥与创作通才,瞿春泉曾任上海民族乐团首席常任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首席指挥等要职,与新加坡华乐团更是交情匪浅。

早在新中建交前的1987年,瞿春泉曾领队上海民族乐团首次到新加坡演出;1993年,瞿春泉出任人民协会华乐团(新加坡华乐团前身)指挥与副音乐总监长达六年,亲身见证新加坡华乐团的成立。1999年瞿春泉赴台湾,先后掌舵国立实验国乐团和台北市立国乐团。

力推本土特色作品

身为作曲家的瞿春泉善于发扬音乐的地域性,大力推动具有各乐团本土特色的作品。瞿春泉说:“新加坡华乐团提议做我的作品专场,其实我还从来没做过。离开新加坡很多年,我想不妨借此机会,向新加坡的朋友们汇报一下我这些年的工作。”

音乐会的开场曲《上海随想》是一首充满情感记忆的作品,以作曲家的家乡上海为背景,描绘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和历史变迁。作品采用沪剧《寄生草》《过关调》等曲牌,以及评弹的小过门展现江南文化,并融入上海海关大楼的钟声,见证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创作于1989年,这部作品不仅是写给中国40周年国庆的献礼,也是瞿春泉首次指挥人民协会华乐团的曲目之一。

压轴曲目《莱佛士铜像前的遐思》则是瞿春泉对新加坡的深情致敬。他回忆自己初到狮城,曾站在莱佛士爵士的铜像前,感念华人先辈在新加坡开埠初期的奋斗历程,更有感于如今繁华都市的发展变迁。这部作品兼具历史的厚重感与拼搏的奋进感,当中还化用了“Singapura, Sunny Island”这首本地人耳熟能详的民歌小调。

其他曲目还包括他在台湾期间根据排湾族原住民的神话创作的笙协奏曲《排湾神话》,根据蒙古族儿歌发展创作的中胡协奏曲《依靠》,以及根据河南豫剧风格创作的《少林魔杖》。这些曲目,都未曾在新加坡演奏过。

瞿春泉说,两天排练下来见到很多老朋友,也看到一些新面孔。阔别多年,瞿春泉最大的感受是乐团的专业化,他说:“明显感受到新加坡华乐团是个反应能力快、技术能力强的职业乐团了。我也看到了很多年轻人,过去华乐人很多都是从社会上成长,如今的新生力量大多是院校毕业。这是华乐的时代性发展。”

瞿春泉2021年卸下台北市立国乐团首席指挥的职务,不过他说自己是“退而不休”,依然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状态。“从职务担当的角度来说我算是退休了,但我还在很多乐团客座指挥,并且充满创作激情。近来我正在为台湾歌仔戏和京剧的唱段编曲,将分别呈献一场华乐音乐会。”

瞿春泉与新加坡华乐团

新加坡大会堂

3月16日(星期六)晚上7时30分

票价:20元至80元

购票:sistic.com/events/quan0324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