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之白:共享脚踏车骑进死胡同

字体大小:

最近几天,共享脚踏车又上了中国各大媒体的版面,这回不是“新四大发明”的赞美,也不是各品牌激烈竞争的战况,而是拖欠用户押金的尴尬场面。

据报道,共享脚踏车ofo“押金难退”风波不断蔓延,大批用户17日到其北京总部排队要求退还押金。在寒风凛冽的冬日里,数百名民众排着队等待退款,从ofo总部一直排到马路上。此情此景,与共享脚踏车曾经的风光可谓云泥之别。

作为典型的共享经济样本,共享脚踏车在中国的发展也经历了诞生、竞争、兼并等过程。然而,虽然最后摩拜和ofo等少数品牌脱颖而出,但由于始终没能找到盈利模式,又在实践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共享脚踏车逐渐褪去了曾经的光环,进入一个死胡同。

共享脚踏车的创业潮始于2015年,那时候,全社会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口号下,基于互联网的经济模式如雨后春笋。一时之间,中国很多城市出现了共享脚踏车,最多时曾有几十个品牌互相竞争。资本也开始大举介入,创业者拿到大笔融资,又很快把钱全部烧完,在这样惨烈的竞争中,小品牌纷纷被挤出市场或被吞并,最后只剩下少数赢家。

但是,即便是ofo这样的强者,即便已经把业务扩张到了海外,仍然没有解决做生意最基本的问题——如何盈利,最终在资金断裂的情况下,出现了上文所述的用户排队退押金的场面。ofo的主要对手摩拜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找到美团“接盘”,但自身不断亏损,前景堪忧。狂飙突进的时代似乎瞬间就走到尽头,取而代之的是一地鸡毛,共享脚踏车兴也勃焉、亡也忽焉,那些密密麻麻摆放着的废弃脚踏车的照片,正是这场创业与资本泡沫破灭的最好注解。

共享脚踏车行业的兴衰,给中国的互联网创业与共享经济提供了教训。首先,任何新的经济形态,都必须找到良性持久的盈利模式,一味靠资本注入、恶性竞争,终有一天会难以为继。共享脚踏车本是重资产、高风险的创业,却因依赖融资烧钱,使得整个行业进入非理性状态,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用户圈住、把市场做大、把对手逼死,这种粗放暴力的扩张模式,为后来的迅速衰败埋下伏笔。就好像比武打擂台,不练武功,却狂吃猛药,结果虽然把对手打倒,自己也离死不远了。

其次,很多创业者故事讲得天花乱坠,实干起来却问题百出。缺乏管理机制、缺少契约精神,这些短板都让新公司饱受诟病、失去人心。就拿共享脚踏车行业来说,车辆乱停乱放屡见不鲜,撞人纠纷和盗窃问题也时有耳闻,更不用说APP乱扣费、押金难退这些问题。类似的还有网约车行业,出现了几次轰动全国的司机杀人事件,现在已经陷入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监管困境。技术跟不上资本,管理又跟不上技术,中国的互联网创业步子迈得虽快,却一不留心就要摔个四脚朝天。

共享脚踏车行业的困境,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今时今日,不少创业者还笃信“在风口猪都能起飞”,结果退潮了才发现自己在裸泳。在这个资本为王、速度为王的时代,编织故事、圈钱圈地固然是重要能力,但千万不要忘记,企业是要认真踏实去经营的,容不得急功近利。否则,曾经轻易得到的一切,在未来都会作为代价而偿还。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