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健《大风吹》等了20年 望吸引前南大观众进场

字体大小:

导演唐永健想拍关于新加坡南大关闭和中文没落的电影,想了20多年,终于在2019年拍完《大风吹》。不过,因为疫情关系,这部艺术片静待四年才有机会在新加坡国际电影节首映见天日。它目前也在电影院公映。

谈到拍《大》的契机,唐永健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透露,故事大纲和内容反复想了很多遍,但都因时机不对而无缘进行到底。

《大风吹》海报。(mm2提供)

唐永健说:“我也过50岁,如果现在不拍真的担心当年这批华校生慢慢消失,以后就没机会拍了。我岳父岳母都是华校生,也跟他们了解当年的点滴,为电影内容注入不少灵感,希望可以吸引当年的华校生前去观看。”

唐永健坦言,自己本身没经历那段历史,他也舍弃以个人视角诠释这部片子,反而是通过俞宏荣饰演的中年建筑师“林诚顺”的眼睛,以旁观者角度带出这段当年新加坡华校生心中永远的“疮疤”。

“我在拍其他商业片时都是由我做主导,指挥一切,但这部电影我选择退一步,要不然很容易变‘假’。我不想拍愤怒的电影,那个年代社会从中文用语蜕变为英文环境,很多时候也不是黑白好坏一刀切的问题,而是相当复杂的。”唐永健说。

眷念1970年代情怀与童年有关

发现从《吃风》到商业鬼片《女佣》《陪月》,到现在的文艺片《大风吹》,唐永健对1970年代新加坡似乎很有依恋。他笑说确实如此,因为7、8岁时父母在东陵福(Tanglin Halt)和荷兰村旧区开过玩具店,店面还是亚答屋,那个氛围在唐永健心里萦绕不散。

电影里也贯穿了当年黄露仪(后名黄莺莺)的经典歌曲《秋风》。唐永健笑说,小时候爱的是凤飞飞,很讨厌《秋风》这首歌,可是长大后却突然喜欢,觉得这首歌曲非常绕梁,所以决定采用。

《大风吹》男主角俞宏荣(中)在片中因不谙英文被同事排挤。(mm2提供)

俞宏荣视《大风吹》为至今代表作

资深艺人陈天祥和俞宏荣在《大》中饰演父子,谈到两名男主角,唐永健赞不绝口:“天祥大哥演绎一个粗鲁,不会把爱表达出来的含蓄爸爸入木三分。很多细腻的东西、灰色的情绪,他都掌控得很精准。”

《大风吹》的英文片名是“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直译则是“没事发生的一年”,但2023年对俞宏荣来说却非常“有事”,是个人演艺事业丰收的一年。他在今年新加坡国际电影节上,就有五部片子亮相,曝光率极高。

聊到片中与陈天祥的父子情深,俞宏荣说自己投射了个人经历。原来当年他爸爸也和他同住,并由他照顾,而他本身对“老人家”最没辙,一场喂陈天祥喝粥的戏,让他崩溃痛哭。

演出《大风出》,俞宏荣将个人经历投射在里头。(mm2提供)

俞宏荣说:“导演也吓了一跳,因为剧本没有要我哭出来,但我当下真情流露,忍不住才会情绪崩溃。”他也很感激唐永健给予他的指导和信任,让他在演技上能有突破。

俞宏荣直言,《大风吹》是他至今为止的演艺代表作,角色的情绪演绎也从头连贯到底,让他大喊过瘾。他透露:“我老婆经常看我的戏,但从来不发表意见,只有这次看《大风吹》,她跟我说真的很好看很OK,她的评语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